2018年5月29日,东莞大朗镇大井头社区,东莞盛宝儿针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陈柳娥正在仔细检查女工们缝制好的一件件成衣。陈柳娥是该公司管理者之一。更早以前,她经营着一家小型毛织加工作坊,是一位“小老板”。在身份转换之间,她参与并见证了大朗毛织产业在改革开放浪潮中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
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由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共同绘就。数十年来,陈柳娥紧跟改革开放步伐,从一个纺织女工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艰辛,也收获了成功,通过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更实现了人生价值。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陈柳娥表示,贴牌加工和小作坊已成为过去式,原创和品牌才是毛织企业的未来,希望能以自己的经验和付出,帮助盛宝儿针织有限公司在品牌化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不断发展壮大。
■陈柳娥向记者展示缝盘工序
创业历程
凌晨两点钟去交货
改革开放后,大朗积极抢抓机遇,承接香港毛纺织产业转移。1979年5月,香港协和织造在大井头开办了大朗第一家“三来一补”毛织企业——大朗毛织一厂,由此揭开该镇毛织产业发展的序章。随着越来越多毛织企业落户大朗,该镇农民纷纷洗脚上田,进入毛织企业成为工人。
上世纪90年代初,家庭贫困的陈柳娥初中毕业后,进入长塘社区的群合毛织厂,成为了一名纺织女工。“刚进厂的新手工资几百元,成为熟手后可以达到1000元,在工资普遍不高的当时,这样的收入已经相当可观。”陈柳娥说。至今,她还对领到第一份工资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拿到工资后,第一时间去买了一大堆好吃的。”陈柳娥表示,这让她体验到了工作带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后来,很多大朗人已不满足于只是做打工者,他们利用在港资毛织企业打工学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办起各种各样的“兄弟档”“夫妻厂”等家庭作坊式毛织厂。一时间,整个大朗“村村毛线绕,户户织机响”。在这种氛围影响下,1998年,陈柳娥弄来十几台缝盘机,雇用了十几个女工,在大井头家里开了一间毛织加工小作坊,当起了“小老板”。
“以前打工的时候,只需负责好自己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但老板不行,因为要打理好工厂的方方面面。”陈柳娥直言,当了老板后,才发现要做好生意其实并不容易。陈柳娥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次为了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完成订单,她带着几个女工一连几天加班加点,终于赶在最后一天的凌晨两点钟完工,接着又要马不停蹄地将货物运到客户处。
角色转换
品牌化的质量把控者
进入21世纪,大朗毛织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并相继成为“中国羊毛衫名镇”“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但此时,陈柳娥的小作坊生意却开始走下坡路。她分析认为,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小作坊式加工厂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求,利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用人成本逐年升高,小加工厂不可能给到工人很好的待遇,这让招工变得日益艰难。2005年,陈柳娥终于撑不下去,只好遣散了仅有的数名女工,正式结束小作坊的运营。
随后的几年,陈柳娥一直赋闲在家,直到盛宝儿针织有限公司向其伸出了“橄榄枝”。2013年成立的盛宝儿针织有限公司从一开始,走的便是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品牌化发展模式,这也是陈柳娥看好并选择该公司的主要原因,她成为了其中一名管理人员。
“公司看重的是陈柳娥丰富的毛织从业经验,主要让她管理把控产品的质量。”盛宝儿针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凤金表示,对于志在走自主品牌发展道路的企业来说,品质至关重要,这决定了企业最终能走多远,陈柳娥在这方面确实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张凤金告诉记者,公司以前退货率较高,但后来因为有了陈柳娥在产品质量上的把控,退货率直线下降,这为公司挽回了不少损失,也让公司的品牌发展计划进行得更加顺利。记者了解到,在陈柳娥的帮助下,目前由盛宝儿针织有限公司原创设计的主打品牌——皇仕鲨,已成为大朗本土毛织自主品牌的佼佼者。
陈柳娥表示,在深化改革的当下,企业也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加强原创设计,这样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未来将继续努力帮助推动盛宝儿针织有限公司品牌化发展,打造出更多有名的毛织服饰品牌。
在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对话
改革开放让整个家庭生活越来越好
记者:改革开放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改变?
陈柳娥:改革开放给大朗带来了毛织企业和毛织产业,也改变了我的整个家庭。那时候,我家里比较贫穷,但毛织产业起来后,先是我父亲开了家庭作坊式毛织厂,接着我和妹妹有了一定积累后,也分别“独立门户”,一家人都做起了毛织生意,家庭状况逐渐好转起来,并且是越过越好。就我个人而言,是改革开放让我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和赚到了第一份工资,更让我的整个人生变得幸福美好。这么多年的时间过去,大朗毛织产业依然还在不停发展,不仅仅改变了我和我的家庭,更改变着整个大朗百姓的生活,影响着大家的方方面面。
记者:在盛宝儿针织有限公司的品牌化发展道路上,接下来你会怎样做?
陈柳娥:打造品牌一点都不容易,需要不停地创新。而创新需要人才去实现,我们公司现在主打原创设计,需要很多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我在毛织行业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要做的就是把好的经验传给他们,同时为他们做好服务,让他们有更好的氛围和条件去创作设计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