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1团,离退休“老军垦”和小孩较多,求医问诊的人口比例较大。然而,由于当地医院的医生医疗技术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先进的医疗器械缺乏,一直无法满足当地群众的求医需求。
针对医疗人才匮乏问题,工作队推进医疗人才援疆工作,2015年,在计划内10名医生的基础上,增派了66名医疗卫生领域专家到团场医院工作3个月以上。其中有来自东莞茶山医院的外科专家王友华等22名医疗专家,分成四个批次到41团医院开展援助。
援疆医生们在医院广泛开展业务培训。重点在外科、妇产科、疼痛科、口腔科、中医科、护理科等科室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
东莞援疆干部覃春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工作队于2014年启动柔性援疆的新方式。针对新疆南疆柔性引才难度大的问题,东莞援疆干部创造性提出了“飞地人才”计划,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和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派驻、培训、远程服务等手段,在智力人才方面给予援助。该计划先后推动187名一个月以上柔性人才进疆服务,提高当地的教育、医疗质量,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