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库 > 新闻报道

李泽湘:在东莞闯出一条独特创新创业孵化之路

2018-07-07 20:32:41 来源:东莞日报

  日前,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宣布,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创始人李泽湘教授获得了2019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大奖,同时获得此项殊荣的还有其学生——大疆创新创始人汪滔。

  这是全球工程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值得关注的是,李泽湘及汪滔是首次荣获该奖项的中国学者、企业家。

  2014年,李泽湘在东莞参与发起成立了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几年来,他在东莞实践一条独具特色的机器人创新创业孵化之路。

res03_attpic_brief (2).jpg

■李泽湘教授

  成功孵化多个机器人产业项目

  作为全球工程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大奖设立于2002年,旨在表彰全球范围内在机器人及自动化科研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个人或团体。

  IEEE评审专家委员会表示,颁发这一奖项旨在表彰李泽湘教授及汪滔“为民用无人机的发展及商业化、航空影像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李泽湘于2008年被选为IEEE fellow,生涯学术著作被引用次数超过11000次,他联合建立的工业机械臂数学建模理论是如今工业机器人界最常用的标准模型之一。

  在机器人领域,李泽湘可以说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人物。作为香港科技大学的一名教授,李泽湘因成功投资、孵化出大疆创新而为业内所知。之后,他不断支持学生创办高科技公司,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孵化路径。

  李泽湘参与发起成立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通过连接香港、内地及全球的高校、研究所、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等资源,充分理解创业者的需求,并为创业者提供从探索期、种子期到天使期等全方位资金支持。

  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该基地已孵化李群自动化、逸动科技、松灵机器人、胡桃科技、全童科技等企业,在孵项目超过40个。

  除了大疆创新,由李泽湘的学生石金博、俞春华创办的李群自动化,之前已经完成B轮数千万美元融资。另一个专做水上特斯拉电动机的公司逸动科技,同样由李泽湘的学生创办,目前也获得清水湾基金、红杉资本参与投资的千万级别A轮融资。

  未来要进行孵化模式输出

  通过孵化大疆创新、李群自动化等企业,李泽湘已经积累起丰富的机器人产业孵化经验。近几年,他致力于搭建各种平台,助力更多年轻人走向创业之路。

  此前,李泽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不仅与其他人发起清水湾基金,同时围绕着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逐步培育起机器人产业创业孵化体系。

  记者了解到,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采用基于项目和课题学习的办学模式,与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四方合作共建了粤港机器人学院,希望借此从大学生本科教育开始,培养机器人产业的技术人才,并孵化优质创业项目。

  设立粤港机器人学院,李泽湘也是发起人之一。目前,该学院陆续聚集了上百名高校大学生,除了为东莞培养机器人产业人才,还撒播下一颗颗创业的种子。

  在东莞成功实现孵化模式探索后,李泽湘希望将这套机器人创业人才培养和创业孵化的经验复制到其他地区。先以粤港机器人学院作为试水,今后,还计划复制到其他高校。

  ■延伸阅读

  打造东莞“智能制造”品牌

  松山湖聚集300家机器人企业

  近年来,东莞智造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涌现出了像拓斯达、李群自动化等众多拥有核心技术的机器人企业,东莞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从研发平台到检测机构, 再到机器人产业基金,东莞市机器人产业生态链也正日渐完善。

  以机器人企业最为集聚的松山湖高新区为例,目前,松山湖已聚集300家机器人企业,其中,高企就有61家。在这里,每5家机器人企业就有1家是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方面,东莞知名机器人企业拓斯达2017年成功实现上市,该企业致力于成为“系统集成+本体制造+软件开发+工业互联网”四位一体的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2018年一季度,企业实现营收1.79亿元,同比增长30.14%;净利为3368.78万元,同比增长58.18%。目前,拓斯达也正在东莞增资扩产。

  不久前,《东莞市重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印发,今后,东莞将发力五大重点新兴产业领域,其中就包括高端装备制造。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东莞的规划是:以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为重点突破方向,加快培育发展服务机器人,积极布局高端激光装备制造,紧抓全球产业变革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机遇,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进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打造东莞“智能制造”品牌,将东莞建设成为服务湾区、影响国际的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作者:于长洹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