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体会议还下发了《中共东莞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六个东莞”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讨论稿),这份《意见》是为东莞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量身定制的政策框架。
《意见》围绕建设“六个东莞”,对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其中,既有全面取消市级权限收费项目、全面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严禁举债分红等顺应民意的务实之举,也有推进廉洁城市建设、建立完善“法治东莞”评价指标体系等大胆创新。而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也将列入镇街和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
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平安东莞”排在首位。《意见》不仅对整治社会治安进行部署,还专门提出,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从严从重处理食品药品安全案件的机制和安全巡查制度。
在建设“法治东莞”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快完善东莞市涉及营商环境的规章制度体系,保障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努力消除靠人情、靠关系办事的现象。 同时,要全面实施法治东莞建设五年规划。加快建立和完善“法治东莞”评价指标体系,把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要求细化、量化,分解成可以衡量和评价的具体标准,并对镇街和部门进行考核评价。
《意见》还提出,要依法清理规范各项收费,全面取消市级权限收费项目,规范取消镇村收费项目。
在“信用东莞”建设方面,东莞市提出要建设以政府信用为表率、以企业信用为重点、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 对此,东莞市将全面实施《东莞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对于信用记录好、信誉高的市场主体,在行政监管、金融信贷、政府项目上给予倾斜。同时,明确许可审批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在建设“效率东莞”方面,要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宽进严管”的企业登记管理新体系。同时,建立“三重”项目审批“高速通道”。
与此同时,东莞市要完善效能问责制度,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并建立以群众满意率、事项办结率为核心的服务效率数字化评价体系。东莞市还要探索在窗口单位引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对于如何建设“活力东莞”,《意见》从着力创新政府体制 、进一步加大简政强镇力度等四个方面做了部署。其中,提出全面叫停举债分红,规范举债行为,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加强对村一级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力度。此外,还将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研究,探索建立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
这份《意见》中,如何建设“开放东莞”所占篇幅最大。其中,明确提出,要为民营经济营造公平开放的经营环境。要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同时,要清理和修订各种歧视民营经济的政策和文件,依法取消对民营经济的各种不平等待遇。东莞市还要通过实施高成长型民营中小企业培育工程等手段,加大对民营及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意见》还明确,要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等行业垄断、中介机构有偿服务行为的整顿规范,有效降低企业经营的隐性成本。同时,要推动电子商务体系建设,搭建东莞市国际商贸平台等富有特色的网上交易平台,拓宽贸易信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