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马树镇生猪养殖精准扶贫项目
在巧家县马树镇东北面的11公里处,有一个叫朱家海子的山丘地带,可种植土地面积多达279亩。2019年之前,这片山丘一直被周边农户用于土豆、玉米等经济价值低的农作物种植,农户辛辛苦苦一年,每亩土地的年收益仅有千余元。
对于仅有1.1%平原面积的巧家县而言,朱家海子周边农户的状况可以说是全县大部分农户的缩影,如何破局,成为摆在东莞驻巧家工作队和巧家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海拔2350米,毗邻S206省道,周边五十公里内无任何工业污染、空气纯净,年均气温12℃左右,属高山冷凉气候,特别适合生猪养殖。”2018年底,东莞驻巧家工作队经过大量调研后提出的建议,立即引起了巧家县委县政府的重视。由此,朱家海子担起了巧家县探索通过现代化养殖打破农户致富困局的试验田。
养殖场里去务工:
贫困农户计划一年盖新房
2020年6月19日一大早,巧家县崇溪镇老屋村的贫困农户肖家贵夫妇收到了一条信息,这条信息是巧家县教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教投公司”)生猪养殖精准扶贫项目负责人浦绍华发来的。看到信息后,肖家贵夫妇心中一阵欢喜,但是又有些忐忑。平复好心情后,夫妻俩立即拨通了浦绍华的电话。
“信息里都说得很清楚了,你们下个月就可以提前结束试用期了。”浦绍华挂断电话后向记者讲述了肖家贵一家的故事。
肖家贵一家,是巧家地区典型的贫困农户,一家四口的生计仅靠三亩田的收益和年底卖一头猪。
今年,他们24岁的大儿子开始处对象了。因为担心对方看不上家中那栋“七分土三分砖”小平房,两口子急着赚钱盖新房。两口子找上了老屋村支书想办法,老屋村恰巧是生猪养殖精准扶贫项目挂联的12个村集体经济之一,考虑到肖家贵夫妇有一定的养猪经验后,老屋村支书将其推荐给了浦绍华。
“恰巧我们又有两栋养殖房投入运营,正缺有养猪经验的人手,于是就按政策安排了他们到生猪养殖场工作。”浦绍华说,两口子进场后工作非常认真,考虑到他们一家的情况和表现,公司提前一个月结束了他们的试用期,下个月他们的月工资就能多一倍,一年下来,两口子在养殖场能赚到9万余元。现在,肖家贵将家中的田地交给了20岁小儿子打理,大儿子也外出务工了,肖家贵夫妇计划在一年内盖上一栋两层新房,让儿子顺顺利利地娶媳妇。
试验田里出效益:
农户收入实现“倍增”
肖家贵夫妇工作所在地就是朱家海子,生猪养殖也正是这片试验田所探索的精准扶贫项目。
2019年,在巧家县委县政府和东莞驻巧家工作队的携手推动下,生猪养殖精准扶贫项目落地实践。巧家县在东莞驻巧家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引进了广东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与巧家县教投公司开展为期20年的合作。双方计划在马树镇、老店镇等地建设60栋年出栏30万头(每栋年出栏5000头)生猪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其中,第一期工程共12栋养殖场,就设在了朱家海子。
“我们采用了‘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模式,挂联村集体经济1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5532户19782人。12个养殖场每个场规划投入扶贫资金461万元,由12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采取托管的方式,将扶贫资金委托给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及管理,每年按照投入资金总额的5%收取回报,年平均回报23.05万元,村集体经济与建档立卡户按15:85进行效益分配,单个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益3.45万元,5532户建档立卡户年户均增收425元。”浦绍华介绍说,项目启动后,许多农户开始在养殖场工作,既拿租金、又拿工资,整体收入实现了“倍增”。
记者了解到,目前12栋养殖场已于6月20日全部投入运营,其中6栋养殖场已于6月初出栏第一批生猪,市场反应良好。“目前,在东莞挂职干部的牵线搭桥下,我们已经与东莞方面签订了1亿多元的生猪采购协议,7月份东莞市民就能吃上巧家县供应的猪肉了。”浦绍华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