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库 > 新闻报道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坚持学用结合办实事 打造品质文化惠民生

2021-06-16 19:03:15 来源:东莞日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坚持学用结合,以学党史深化悟思想,以悟思想促进办实事,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到实处、做出实效。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面向基层和社会群众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意见建议征集,梳理文广旅体系统‘红色党旗飘,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清单,涉及公共文化设施、全民健身、艺术普及等25个方面64个群众‘急难愁盼’具体事项,同时明确每个事项目标要求和责任党支部,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日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通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增强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市民在海战博物馆参观

  将“需求清单”转化为“惠民清单”

  在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过程中,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坚持做好带头示范,局长主持召开系列会议,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走访,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出台《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切实做到“在学习教育中同部署、在一线调研中同推进、在强化工作中同落实”。

  围绕群众关切的问题,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加快补齐文化服务提升、文化资源利用、全民健身推广等方面短板,使强化业务工作与解决群众问题同落实,将一份份“需求清单”转化为办实事的“惠民清单”。针对文旅服务质量不够高的问题,创新模式丰富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如策划推出“四个100”共享文化项目,将一系列可看、可听、可游、可消费的文化活动送到市民身边,让市民就近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针对文化资源下沉不够的问题,创新形式打通文化资源落地“最后一公里”,如策划举办“重走鸦片战争古战场”“东纵第二课堂”等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为各中小学生提供“菜单”式博物馆教育课程;针对群众体育软硬件不足的问题,创新机制加快推进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如组织编制《东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品质文化之都”建设提速攻坚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品质文化之都”建设提速攻坚之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品质文化之都”建设结合起来,确定了9个方面50项重点工作任务,以项目化的形式推进,推动“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著提升。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文旅产业新动能加快培育——健全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促进龙头文旅项目加快落地;文化设施新格局加快构建——按照“中心引领、片区协同、节点开花、串珠成链”的格局构建现代文化设施网络,高标准启动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在石龙建设国家级举重专题体育博物馆,加快筹建龙舟文化传承中心;历史文化新活力得到焕发——推出10条红色主题旅游通线路,加快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升级,非遗进校园、“新时代明伦堂”文博主题讲座等活动成功举办;文化服务实现新发展——加快建设共享文化空间、城市阅读驿站(含粤书吧)、绘本馆等120多个公共文化空间;体育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宏远男篮夺得第十一冠,培养的运动员在羽毛球、举重、竞走等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司琪

  ■对话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

  笃定心志建设好“品质文化之都”

  记者:请谈一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有哪些感悟、体会?

  司琪:感受很深、收获良多、启发很大。通过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对党的百年奋斗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重温百年党史中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夯实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在学习百年奋斗史中更加深刻领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增强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感悟百年革命传统中传承优良作风、坚持知行合一,进一步重温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之力,笃定心志建设好“品质文化之都”。

  记者: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是如何开展“深调研、听民声、察民情”的?

  司琪:可以概括为之前提到的“在一线调研中同推进”。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先后走访市文化馆、东莞图书馆、鸦片战争博物馆、袁崇焕纪念园等直属单位以及横沥、茶山、石排、清溪、凤岗等镇街,协调推动解决业务难点,同步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建议,收集基层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记者: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司琪:坚持分类推进。从最困难的入手,从最突出的抓起,从最期盼的着力。坚持点面结合。既着眼于点状的具体问题,更关注突破面上的制度机制瓶颈制约。坚持闭环落实。从收集、研判、督导、检验等各环节形成闭环落实机制,把党史学习教育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品质文化之都”建设的实际成效。

  ■实践案例

  东纵纪念馆提升工程即将完成

  预计6月下旬正式对外开放

  2018年11月,经市政府同意,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基本陈列全面改陈布展项目正式启动。2020年,市政府将提升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基本陈列纳入民生项目。目前,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提升工程已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预计6月下旬正式对外开放。

  具体有哪些提升?馆内基本陈列全面改陈布展,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小型停车场及配套道路、游览栈道及休息亭等,值得期待。

  据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馆长王红星介绍,改造提升后的《东江铁流 南粤旌旗》主题陈列,在展览内容、陈列手法、参观路线、文物藏品等方面大升级,更加真实、全面、立体地展示东江纵队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其中,补充了众多关于东江纵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东江纵队为什么选择在大岭山建立抗日根据地”“东莞在整个东江纵队发展历程中所做的重要贡献”等;运用了目前国内领先的陈列手段;拓展了参观路线,将能满足更多游客尤其是团体游客的参观需求;增加了文物藏品,数量约增长了1/4。

  ■数说

  今年以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新建5个城市阅读驿站,在东莞市儿童医院建成全省首家医院绘本馆,图书馆流动服务车站点达102个,遍布全市各镇街、园区。

  策划举行市民运动会、时尚运动节、篮球联赛等20多项赛事活动,预计参与人数超过10000人。

  实施全民艺术普及行动,开设“走进艺术”班级66个,“名家课堂”讲座和家庭美育活动线上观看超过30万人次,全市33所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

  旅游业迎来强劲复苏,第一季度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100亿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个纪念场馆吸引68万人次市民群众参观学习,进一步擦亮“红色名片”。

  ■百姓心声

  之前,我对舞蹈只是感兴趣,跳广场舞也主要为了运动减肥,在参加市文化馆“走进艺术”公益培训班后,我开始真正热爱舞蹈,虽然学习很累,但我坚持了下来。现在的我,可以很自信地说已经学有所成了,不但连续几年参加了“走进艺术”汇报演出,还与同样热爱舞蹈的伙伴们组成团队、坚持练习,参加了好几次广场舞比赛,获得的奖项从一开始的优秀奖到三等奖,到二等奖,再到一等奖。

  ——“走进艺术”公益培训班学员莫瑞英

作者:赵水平,程永强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