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库 > 新闻报道

松山湖科学城里的追梦人

2021-06-28 20:25:16 来源:东莞日报

  2013年春节期间,80后的张俊荣结束在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5年的科研工作,启程回国,投入“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和运行。自从听到中国要建设散裂中子源的消息之后,我就一直在等待,终于实现。”

  “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更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能够参与我们自己的散裂中子源的建设,见证这一大科学装置的运行,是荣幸,也倍感自豪。我们国家终于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昨日,张俊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张俊荣是近年来从全球各地来到东莞的科研人员之一。

  近年来,各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牢固树立不忘初心跟党走、科技报国为人民的价值追求。在东莞,众多院士、科技工作者也如云而至,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四个“面向”的要求,齐聚松山湖科学城,汇聚起科技创新的磅礴伟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位于松山湖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

  一群追梦人

  2013年春节期间,张俊荣结束在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5年的科研工作,启程回国,投入“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和运行。

  张俊荣是奋战在散裂中子源建设和运行一线的222名党员中的一位。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对我国探索前沿课题、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5年时光,张俊荣在科技创新的追梦之路上奋力前行。在极其有限的束流时间内,协助完成了谱仪调试,为2018年CSNS顺利通过专家测试、工艺鉴定和国家验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一年后,李洪飞从香港城市大学博士毕业,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追逐科技创新的梦想,成为创新样板工厂团队之一柔性及锌基电池团队的重要一员。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四大实验室之一,在这里,我可以获得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科技研发的进度。”近日,李洪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洪飞的另一个身份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党总支组织委员,作为主讲人之一参与实验室“科学面对面”“微党课”及开放日等党建活动。“党建活动对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学家们的学术交流、思想碰撞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李洪飞表示。

  “科研工作的每一步前行,不但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更需要来自多方资源的支持。在松山湖科学城的国家战略下,我在这里找到了干事创业的乐土。”李洪飞表示,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当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党总支有党员160人,其中在册党员81人,硕博学历占比87.8%。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更早之前的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国军离开办公室,来到东莞主持创建广东工业大学工业研究院——彼时,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党和国家重大的战略规划。

  “党和国家重大的战略规划为我个人的成长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从教授到创业者,从科技成果的研究到成果转化的面向市场,我需要经历种种挑战。但在安稳和未知的挑战,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权衡之后,我毅然决然地服从组织安排,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张国军回顾10多年前的决定,仍然满是感慨。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更成为众多科技研发人员云集松山湖科学城的关键原因。

  松山湖各类人才达到9.9万名,拥有双聘院士16名,另有33名院士通过项目合作等特聘方式在园区开展科研工作,拥有的国家级人才达68人。高水平、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队伍,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提供最强智力支撑。

  ■正在建设中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学党史驱发展

  当前,科学研究国际化、分散化等竞争压力逐渐增大,面临着科研任务大型化、人员流动常态化等管理挑战,如何提高党组织凝聚力,提升科研人员的精气神,为科技创新提供不竭动力源泉和方向指引,提高团队的战斗力,是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从选址到动工建设,从一个个设备的自主研发,到束流功率达到100kW的设计指标,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年半时间……在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跑出了“中国速度”。党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随着大批人员从北京迁入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成立临时党组织,积极帮助科研人员融入当地环境,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2014年底又成立正式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对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引领、推动作用。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延伟在担任党总支书记期间,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异地工程党建经验,推动CSNS成为中科院首个设立在国家大科学装置上的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据介绍,通过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预制研究工作,建设团队攻克了众多技术难题,许多设备的研制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6%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相关领域高技术发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新型研发机构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的发展同样深深铭刻着党的引领的鲜明印迹。

  2015年,中科院云计算中心经过几年的发展,迎来中心二期规划发展的关键阶段,但班子成员对于未来发展的意见不一。怎么办?

  从党史中找答案,从党史中寻找未来发展的密码。

  “当时,我们中科院云计算中心的班子成员和项目团队负责人,一起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这个中国革命的摇篮里,感悟光辉历史、继承优良传统,明悟初心,坚守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使命,在壮美的井冈山上统一思想,顺利召开会议。”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党委副书记、人才大数据项目带头人马军峰回忆道。

  在几年后体制机制的改革中,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再度赴遵义参观学习,重温当年的那段峥嵘岁月,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为云计算中心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截至目前,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00多项,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技术标准、地方行业技术标准、团体标准50多项,是“国家知识产权贯标”首批试点单位、“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获得发明专利近900项、软件著作300多项,发表论文近300篇,拥有国家级、省级荣誉近50项,同时拥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三项资质,累计孵化企业520家。

  “回顾过往的岁月,无论是提出云计算产业理念的前瞻性思考,还是借款成立云计算研究所,乃至取得的一些成绩。每一步的前行,都深深镌刻着党的鲜明烙印。”中科院云计算中心主任季统凯表示。

  一颗报国心

  “当看到某一项关键技术被卡脖子时候,身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心里的感受五味杂陈。”东莞小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小豚智能”)创始人之一刘彬表示。

  高中时代就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刘彬的偶像是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技工作者。

  2016年,刘彬加入朱富英院士牵头组建的“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随后,团队获批成为“广东省创新团队”,正式入驻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刘彬作为团队核心成员之一,也正式开启在松山湖的创业之旅。

  虽然创业时间不长,小豚智能在全自主无人艇研发与产业化领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使公司成为松山湖及东莞智能装备产业中的生力军。

  如今,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艇自主导航控制、基于视觉的水面动态目标感知等技术与产品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党建引领下,2019年落地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近期,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团队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又成功研制出基于国产部件的先进激光镀膜设备,将国产超导薄膜应用技术推上新台阶。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预制研究工作,建设团队攻克了众多技术难题,许多设备的研制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相关领域高技术的发展。

  截至2021年6月,中国散裂中子源注册用户超2000人,完成了来自全球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课题超过500项,覆盖了新型储氢材料、锂离子电池、新型超导材料、高强钢、太阳能电池薄膜等众多应用领域,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虽然我们研究的是微观物质结构,但我们服务的是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只要这万般努力能够服务当下、通往未来,那‘十年磨一剑’就不算太久。”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院士说道。

  “在党和国家有关科技战略的指引下,我无论在实验室进行科研,还是在东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都只有一个目标,以科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这是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应有之意,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担当。”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国义如是说。

  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从20年前,东莞投子未来,划出松山湖72平方公里的土地,到今年4月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从初创之时的一片荒凉,到今日群英荟萃,广聚天下英才……松山湖科学城每一步的前行和蜕变,都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松山湖科学城的每一位高层次人才,都满怀着科技报国的人生信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向科技创新的高峰攀登。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一大批追梦人在松山湖科学城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以殷殷爱国之情与拳拳报国之心,砥砺前行,追梦科学城。

作者:张华桥,郑志波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