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在《人民日报》发布,在备受关注的《2019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东莞市长安镇位列全国第七,居全市首位。今年榜单中,东莞共有15个镇上榜百强镇,28个镇全部上榜千强镇。
“厉害了,大长安”是本地很多普通网友的跟帖,也是专业研究评估者的惊呼。当下,网上各种城市排名林林总总,而相较于其他榜单,每年“全国千强镇、百强镇”排名备受关注。从衡量指标的科学性,到研究机构的专业性,再到发布渠道的权威性,这个排行榜在舆论和研究者视野中广受认可,而榜单所反映出的强镇实力亦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从全市上榜的镇来看,长安的排名也极为亮眼。前些年,在这个榜单中,长安还是全市“老二”,但近两年来,长安跃居全市第一,在强手如云的东莞,跃居榜首实在难能可贵。长安这个“制造业之都”中的制造重镇,这个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经济大镇,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证明自己的硬实力。
当然,“用实力说话”的长安人一定明白,保持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多可为的空间。长安自身发展的定位、视野和目标,不可能局限于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不会仅仅满足于排名全市首位,而是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范围内有更大追求。在“全国百强镇”中,排名前十的大镇,都位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全国这两大高速增长区域中,排名前十的强镇呈现犬牙交错之势。这从一个侧面直观地说明,这两大区域的发展赛跑进行得何等激烈。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安必须有更广的视野和更大的抱负,长安所要比拼的对象不能仅仅是全市范围的镇,而是粤港澳大湾区范围的强镇,是包括长三角强镇在内的全国强镇。
闻鸡起舞尤恨晚,枕戈待旦意恐迟。人们常说,镇街强则东莞强,镇街兴则东莞兴,在东莞特有的行政架构和城市格局中,镇发挥着极其特殊和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湾区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比拼中,长安这个强镇和大镇要承担当仁不让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不管是长三角的各大镇,还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大镇,都在努力寻求自身新突破新发展,都在极力吸纳更多的优质要素资源,都在激发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长安必须有强烈危机感和紧迫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抓住东莞当前“三区叠加”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挖潜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加快水污染治理等发展短板,大力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尤其要想尽一切办法加快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聚集,在智能手机之外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本地新的产业增长点,尽快将“湾区智造之都、美丽品质长安”变为现实,在大湾区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比拼中力争上游,努力取得更加傲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