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东莞市水务局获悉,历时近三年,长安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近日全面完成,这是东莞市的首宗碧道工程,也为界河治理和全市碧道建设提供了典范效应。
茅洲河干流塘下涌至河口的11.88公里河段为深圳与东莞市的界河。为探索跨市河流共同治理的新模式,在广东省水利厅的协调下,深莞两市签署了联合整治茅洲河备忘录,决定按“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各自负责、同步实施”的原则共同整治茅洲河。
2015年12月,深莞两市共同启动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是其中的重要子项,于2016年10月正式动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是对茅洲河界河段东莞部分堤防进行达标建设,防洪能力从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对沿堤排污口及管线进行整治,按省万里碧道标准实施景观绿化提升工程等。
工程管理员石文平介绍,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的水利标防洪墙已经全线闭合了。防洪墙按“百年一遇”标准设计,有力保障长安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18年9月,界河工程沿线堤防工程施工已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基本上达到了设计防洪功能,为长安镇成功防御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提供了重要保障;2019年5月,基本完成界河工程景观绿化工程;2019年9月,界河工程堤岸线的唯一制约点广深高速公路桥下节点工程完成施工。至此,界河工程全面建成。从动工到最终建成,一共历时1067天。
由于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的全面完成,茅洲河干流界河段已经旧貌换新颜,沿岸景观及城市品质得到较大提升,实现了“堤安全、水变清、景更美”,成为沿线社区群众休闲和锻炼的场所,也为界河治理和全市碧道建设提供了典范效应,提高了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晚上很多人来这里散步。”市民潘先生说,现在茅洲河两岸都有绿化,风景很好,成为晚上散步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