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市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长安镇从细节、从宣传着手,加快垃圾分类试点社区、试点小区建设工作,初步完成“1+1”示范片区建设。
2021年1月26日一早,记者在长安镇垃圾分类试点试点小区沃多夫小区和信义一号小区看到,每个小区均设有几组颜色不同的垃圾分类收集箱,分别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第三方公司的垃圾分类引导员每天都在此,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指引,并引导居民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小区居民 陈女士“还好吧,就是比较麻烦,慢慢适应一个过程,毕竟一二线城市都已经好像普遍了。挺环保的,挺卫生的。支持,习惯了就好了,都是一个习惯,我们老家也是从楼上提垃圾下来了,慢慢习惯就好了。”
小区居民 信时先生:“我在日本的时候都要习惯了,现在的话一点点没有分好,刚才他告诉了,明天就可以了。”
自2020年开展垃圾分类以来,长安镇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重点开展“1+1”示范片区建设,即镇中心区和1个试点社区,以沃多夫和信义一号小区为试点小区,咸西莲花村为试点社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初步制定了“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每天两次清运,投放站关闭后即完成垃圾清运,真正做到了小区垃圾不过夜。
小区居民 刘女士:“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因为在能源这块来说,其实垃圾也是能源,其实就是个人的小事做好,节约了更多人力,我是这样认为的,而且这是对的事情。”
记者 王钰珏:“现在是上午9:00,我们可以看到我身后的垃圾分类引导员正在对这些垃圾箱做关闭处理。根据东莞市的有关规定是早上的7点至9点,晚上的7点至9点进行定时定点的分类垃圾投放。通过这样的分类的定时垃圾投放,也可以进一步的做好保洁,也将进一步减少蚊虫的滋生。“升级”的垃圾投放点,不但颠覆了传统垃圾箱房的“脏臭”现象,也有效减轻了环境卫生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