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协作概况】 2015年,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以下简称东莞市经协办)落实扶贫措施,多元化开展扶贫工作,加强扶贫工作保障,全面完成省赋予东莞市的扶贫开发“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和省外对口帮扶工作任务。同时稳步推进穗莞合作,加强与呼伦贝尔市的友好城市工作。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 截至2015年,东莞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部署,连续3年担负韶关市乐昌、南雄、翁源、新丰、乳源,以及揭阳市揭西、惠来、普宁8个县(市),115个重点帮扶村,9586户贫困户,3.75万贫困人口的帮扶工作任务。2015年为收官之年,并需要接受3年总考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全面落实帮扶项目,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切实造福贫困村户,争取优秀考评成绩为目标,着力打好攻坚战。截至2015年,东莞市在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统筹落实帮扶资金10.39亿元(其中东莞市投入4.95亿元,统筹市外资金5.44亿元),实施到村帮扶项目3579个,到户帮扶项目8.62万个。8020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脱贫率100%,115个重点帮扶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10.62万元,3年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目标全部实现。
【扶贫责任落实】 2015年,东莞市各级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政主要领导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第一责任人。全年市镇两级主要领导到村281人次,班子成员到村1257人次,带头协调推动工作。2个驻市工作组负责统筹协调相关工作的落实,跟踪工作开展进度,深入当地县、镇、村开展工作调研、协调和指导工作140多次,督促各镇街加强对115名驻村挂职干部的管理,平均每月驻村天数达22天以上。
【精准扶贫实施】 2015年,东莞市全面摸清重点帮扶村贫困人口家庭情况,填报帮扶记录簿9586份,每一个重点帮扶村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具体的发展规划和脱贫措施,将信息录入省扶贫信息系统,实行精准化识别,电脑动态管理。东莞市驻村干部着重加强与贫困户和帮扶责任干部沟通,督促挂钩联系干部到户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资金投入持续加大】 2015年,东莞市在前两年投入较多资金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统筹各方资金投入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项目完成。共筹措帮扶资金3.67亿元,其中东莞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亿元,单位自筹2308.37万元,筹措社会帮扶资金4310.1万元,统筹市外资金2.01亿元。
【产业带动保增收】 2015年,东莞市结合重点帮扶村实际,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进而形成区域规模优势,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发展,吸引更多贫困农户参与,实现稳定增收。其中,茶山镇投建的果蔬种植基地、清溪镇帮扶的肉兔养殖项目效益明显。探索创新,以盘活沉淀资产、异地开发造血、产业转移分红等多种模式补强产业帮扶手段,为村集体和农户带来稳定收入。其中,虎门镇投建的南岭农家专业合作社大楼、企石镇购买铺位出租和横沥镇帮助入股信托理财产品成效明显。2015年,东莞市扶持发展生产经营类项目84个,巩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36个,主导产业115个,全面实现“一村一业”。
【培训就业促增收】 2015年,东莞市根据部分重点帮扶村剩余劳动力较多,难以就地脱贫的情况,在115个重点帮扶村累计组织各类技能培训2万人次。其中,揭阳市工作组依托揭阳市电商产业优势,组织120名重点帮扶村青年进行电子商务实务培训。通过主动提供发布就业信息和开展上门招聘,或者发放交通补贴,鼓励外出就业等办法,在韶关、揭阳市转移输出劳动力2396人,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每月平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结对共建强班子扶贫】 2015年,东莞市32个镇(街)继续开展115个党支部结对共建,组织活动146次,累计为重点帮扶村基层组织捐赠相关资金或物资132.33万元,帮扶重点帮扶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居)民委员会)班子完善硬件设施、改善工作环境、培养基层干部,不断提升其发展经济、开发建设、致富脱贫的能力。
【改善设施扶贫】 2015年,东莞市为推动重点帮扶村的可持续发展,着重解决重点帮扶村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等问题,切实改善重点帮扶村发展环境。开展“两项工程”(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和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移民搬迁)建设,于2015年全面完成省要求的4105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任务,以及“什江·常平”新村(常平镇帮扶)、溪头官社新村(沙田镇帮扶)、桃源村新屋村(塘厦镇帮扶)3个整村推进幸福安居示范村项目。
【救助扶贫】 2015年,东莞市针对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贫辍学、老无所养等实际困难,配合当地有关部门构建民生保障体系。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购买医疗和养老保险,通过村集体项目分红和“一对一”责任人捐赠慰问金等方式对低保户、五保户给予救济。2015年,东莞市资助贫困户子女就读842人,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99.9%,考上大、中专(高中)贫困户子女全部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均达100%。
【扶贫工作保障】 2015年,东莞市以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考核验收为重点,加强扶贫工作保障。抓政策扶持,先后与韶关签订《韶关-东莞农业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发挥韶关市农业资源优势,为重点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提供销路;与揭阳签订《东莞市和揭阳市旅游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两市旅游职能部门举办揭阳生态商务旅游(东莞)推荐会,推动社会旅游扶贫。抓督查指导,由市经协办牵头,建立健全工作问责、实地督查、定期汇报、年度考核和干部激励等制度。在省考核期间,东莞市成立迎评小组,分两组赴韶关、揭阳市开展迎评协调工作;邀请省业务部门来东莞为扶贫一线人员讲课,为东莞市考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抓宣传发动,市镇两级有关部门编印专题简报200多期,省扶贫信息网录用东莞市相关信息7篇。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和扶贫日活动,市领导带头捐款并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东莞日报》、东莞电视台、东莞广播电台、东莞阳光网以专题形式对东莞市扶贫工作进行报道,宣传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营造扶贫济困良好氛围。
【对口帮扶广西河池、对口支援重庆巫山】 2015年,东莞市投入1025万元,其中市财政1000万元,用于河池市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投入42万元,协助河池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投入200万元,支持巫山县双龙镇供水工程、培石乡黄龙村移民小区基础设施项目和庙宇镇龙古坡农民新村项目建设。
【穗莞合作】 2015年,东莞市加强穗莞合作调研督查。1月,副市长贺宇带队重点调研穗莞战略合作交通项目;5月,市经协办走访中堂镇、麻涌镇和虎门港,督查第一轮部分项目的进展情况。加强双方协调沟通,6月,市经协办分管领导带队到广州市协作办学习交流,双方在加强沟通协调、信息互通、组织项目的考察研讨、推动联席会议等达成共识。截至2015年,5个项目完成,5个项目落实,14个项目在推进。
【东莞市与呼伦贝尔市友好城市交流加强】 2015年3月,呼伦贝尔市委常委、副市长姜恩来率呼伦贝尔市党政代表团,考察东莞市在口岸经济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以国家“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建设为契机,考虑石龙交通大动脉与满洲里口岸可否海陆联运,争取让两市商品有畅通的海陆通道。两市经协部门落实《东莞市与呼伦贝尔市加强友好合作工作方案》的有关事项,为两地政府间创造开展合作的平台。东莞市虎门镇、樟木头镇与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扎兰屯市有缔结姐妹城市的意向。2015年,市经协办接待友好城市代表团2批15人次,外出参加区域协作交流活动6批32人次。
【驻莞机构服务】 2015年,东莞市经协办做好驻莞办事机构日常业务工作,包括驻莞办事机构登记备案、变更、撤销、统计等工作以及设立单位前来咨询的接待和解说工作,通过邮寄、邮件等形式及时传达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2015年,撤销驻莞办事机构1家,办理换证6家。先后走访湖南省郴州市、东安县、宁远县,贵州省天柱县,河南省新野县,辽宁省鞍山市,广东省五华县,湖南省计生服务站等8家驻莞办事机构,了解驻莞办事机构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发挥驻莞办事机构在东莞市劳动力引进和维稳方面积极作用。2015年,驻东莞市的28家各地政府驻莞办事机构协调当地人员13批89人次来东莞务工;协助东莞市有关镇街和部门处理各类纠纷5宗3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