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韶关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下称“韶关市扶贫办”)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韶关市扶贫办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和脚下有土、心中有谱的务实作风奔走在扶贫一线。
在全市干群的合力奋斗下,韶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78个相对贫困村脱贫出列,实现了现行标准下82823名贫困人口脱贫,向韶关人民交上了一份亮丽的脱贫攻坚答卷。
把方向、谋全局▶▷
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地处粤北山区,韶关全市脱贫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全市有相对贫困村278个,共有32376户82823名贫困人口,要让贫困村贫困户如期脱贫摘帽,韶关可谓压力很大,不仅对扶贫决策者的执政能力是一次大考验,对扶贫干群的凝聚力亦是一场大检阅。”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委农办主任、市扶贫办主任柯建忠介绍。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韶关市扶贫办把方向、谋全局、抓大事,牵头“1+29”政策文件的拟定和组织工作。扶贫办干部承星履草、步履铿锵地深入一线抓落实,带头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督促各地进一步聚焦薄弱环节,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落实落细,一项项细致的工作为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来,韶关市扶贫办坚持与市直主要行业部门‘每月一会’制度,充分利用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与行业的数据对碰,及时核查出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确保了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等保障政策全面兑现。”韶关市扶贫开发指导科科长彭思东介绍。
兴产业、促增收▶▷
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粤北山区的贫困村如何才能实现笨鸟先飞?为找到让农村群众脱贫增收的“钥匙”,韶关市扶贫办在摸索中前行。
“韶关市扶贫办在全省首创了‘三个在先’党建促脱贫、‘六种帮扶模式’、‘六个机制’产业扶贫、‘四个注重’全域推进扶贫资产管理改革、‘五访十问四整改’访贫问效工作机制、‘四早四同’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中国丹霞山扶贫公益行等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典型经验做法等工作方案,为全市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体系支撑。”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扶贫办常务副主任刘世冬向笔者介绍。
其中,精准扶贫“六种帮扶模式”、“三个在先”党建促脱贫、“六个机制”产业扶贫、“五个一系列”督战工作机制、用访贫问效巩固脱贫成果等经验做法获推广。2020年,省政府授予韶关市扶贫办“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对脱贫产业的长期培育和支持是扶贫办的重要工作之一。脱贫攻坚战以来,我们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做大做强区域优势特色扶贫产业,壮大了一批批新型经营主体,同时,积极做好扶贫资产的管理工作,立足绿色谋发展,衔接、拓展好产业振兴。”韶关市扶贫办扶贫开发指导科副科长钟福亮介绍。
2020年,韶关全市所有相对贫困村、贫困人口在全省率先脱贫出列,全市所有脱贫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513.3元,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劳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2016年底分别增加了6.26倍、1.46倍、2.03倍。
补短板、谋长远▶▷
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脱贫攻坚的同时,韶关市打造了南雄灵潭村、始兴水南村、新丰大陂村、武江湖洋村、曲江新村村等一批美丽乡村,串点连线打造乐昌市省际边界、翁源县“兰乡古韵”廊线、仁化县环丹霞山生态休闲线、浈江区阅丹公路、乳桂经济走廊等一批“四沿”区域美丽乡村示范带。
“接下来,我们将切实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以更大的信心、更大的决心继续助力韶关乡村全面振兴。”柯建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