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来,肇庆市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部长刘晓林把全部心血和汗水浇灌扶贫事业,把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给贫困的“亲人”,把青春书写在农村大地上。过去14年,他不仅帮助2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更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践行了初心和使命,为扶贫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4年奔走在扶贫路上
刘晓林曾是一名军人,2004年退伍转业后,到肇庆市妇联工作。从2005年参加广东省开展“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起,他在驻村扶贫路上一干就是14年。
在多年的驻村扶贫工作中,刘晓林经历过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山火、车祸,也经历过与眼镜蛇狭路相逢,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他的初心和信念。14年来,他的一举一动让当地的贫困户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也为他带来了助人的满足与快乐。
2016年5月,刘晓林成为德庆县凤村镇新生、禄村、棠下等3个村委会的驻村工作队长,其实队员也只有他一人。3个村委会共有116家贫困户、五保户和低保户,共226人。他在凤村镇驻村的五年多,走村串户骑行摩托车的里程高达20000公里。截至2020年底,在他的倾力帮扶下,上述三个行政村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65元,比省脱贫标准8951元高出一倍。
探索“造血式”产业扶贫
拥有多年扶贫工作经验,刘晓林深知,要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输血”治标不治本,“造血”才是长久之策。
“通过多方调研和深入探讨,我提出利用深圳龙光慈善基金会捐赠的95万元扶贫资金发展菌菇种植产业。”刘晓林说。从2019年初开始,一个占地10亩、拥有20立方米标准冷库和10间菌种培育室的菌菇种植基地在德庆县凤村镇禄村建成运营。
禄村菌菇种植基地每年可带来16万元的固定收入,这些钱大部分作为建档立卡有劳动力和低保户的分红,其中有3万元作为3个行政村村委会的集体经济收益,用来进行助学奖励基金。今年春节前一个月,基地出售干菇近40万元。在菌菇基地工作的24名员工中,有8名属于贫困户,人均年工资2万元以上。
真心实意帮扶贫困户
刘晓林心里充满为民造福的情怀。他常把帮扶对象称为“亲戚”,把群众事当家事。
2016年,贫困户李燕梅的丈夫因车祸去世,留下三个孩子靠她独力抚养,一家人住在低矮的泥砖屋里。为改善李燕梅家的居住情况,刘晓林与肇庆市妇联帮助她申请到广东省妇联“母亲安居房”项目配套资金23000元,加上自筹资金,她终于在当年建起了50多平方米的新住房。
另外,在刘晓林的帮助下,李燕梅顺利进入菌菇生产基地就业。“现在她在基地每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益,此外还有分红,一家人的日子比以前好很多了。”刘晓林介绍。他看着李燕梅来到菌菇基地工作后,精神状态发生了可喜变化,整个人开朗了很多。
刘晓林还经常鼓励李燕梅的大儿子要自强成才,当家庭的“顶梁柱”。如今,李燕梅的大儿子已从中级技校毕业,有了一技之长可担起家庭责任。李燕梅也将房子加盖了三层,并进行了全面装修,购置了多项大宗电器,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舒心的笑容重现她脸上。
正因为刘晓林一直用满腔真情浇灌扶贫事业,他孜孜不倦的付出得到了认可。2013年5月,肇庆市妇联被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广东省优秀扶贫单位,刘晓林被评为扶贫“双到”驻村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4月,他成为“肇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今年2月,他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