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广东新闻栏目“权威访谈”,走进了潮州市饶平县上饶镇上善村,访谈了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驻上善村第一书记黄新红,了解了上善村扶贫前后的变化......
“这是什么品种”
“这就是我们说的高山白叶单丛,
它这个茶青的品质是相当不错的,
像它每一亩可以种差不多
350棵到400棵之间,
一株茶,它的产量大概有一公斤左右,
10元一斤。”
上善村位于广东、福建两省交界,
是饶平最偏僻的山区,
四周群山起伏,
村里共有总人口3278人,
其中贫困户36户共 114人,
山地面积13493亩,
人均耕地面积约0.2亩,
是人多耕地少的山区村。
鉴于此,扶贫驻村工作队
把茶叶种植选定为贫困户的
最佳产业项目。
三年前,黄新红带领村里22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
种下了50亩茶树,
平均每户拥有 3亩茶园。
“这一季,他收入就6000元,
一年下来的话,
单单茶叶这一块,收成都有接近两万元。”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这个时候,
站在这里向远处眺望,
满眼都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除草、施肥,
为即将到来的春茶采摘高峰做准备。
然而今年三月以来,
山上一个人都没有。
【潮州市饶平县上饶镇上善村村民】卢海华:“今年的茶叶采了有什么用,这茶厂还没开工,不知道卖给谁……”
村民们念叨的“茶厂”,是黄新红两年前引进到村里的一家茶叶生产企业,它以每斤8元的保底价格,收购村民们采摘的新鲜茶青,制成茶叶后卖出,其中茶青的晾晒、碰青、揉捻和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均有企业招聘的专业技术工来完成,而村民们只需负责采摘即可,工作简单,收入不错。这条完整的产业链,帮助上善村在2019年年底顺利实现脱贫。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一切戛然而止。
【广东青云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云南:“主要是找不到工人,疫情期间,他们也不肯过来,就算硬招来工人,也大大提高了用工成本,无法保证(向村民)收购茶青的价格。”
可是,制茶技工一定要从外面请吗?要知道,茶厂聘请制茶短工的价钱是每天200元。算下来,比单纯的采摘挣得多得多,黄新红想,能否让村民也去学习制茶呢?
谁知,面对这道“送分题”,几乎每个村民都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潮州市饶平县上饶镇上善村村民】许献礼:“制茶都是外面的人做的,我们村里只会种(茶)和采(茶),我干不了,干不了。”
要如何打破村民固有的思维呢?这天晚上,黄新红决定先去许献礼家和他聊一聊。
“我看做茶很难学”
“学这个东西,一个要有耐心,
第二个就是一定要有那种干劲,
让那个茶厂的老板亲自教教你,
好不好?”
“可以,好。”
许献礼是村里出了名的“懒人”,如果他都能快速掌握制茶技艺,黄新红相信,其他人是不会承认不如他的。
“怎么才算均匀?”
“就是说它的厚度控制边上1公分多,
中间稍微薄一点点,
(否则)它会发生烧焦或
湿度不干的情况,
这样学会了吗?”
“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学。”
这场疫情,正倒逼着村民学会在逆境中,用勤劳和智慧战胜困难,毕竟只有让村民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才能真脱贫,不返贫。
村民林澄海原先在外务工,4年前回村耕种父亲的茶园,从对种茶一无所知,到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他用勤劳让自己的生活彻底逆转。
“整天在外面飘飘零零的,也照顾不了家庭,我们住山就靠山,我们有的是地,只要我们自己勤劳,多种一点茶树、茶叶,我们完全是可以致富的。”
如今,上善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外村承包山地,打造了一个占地面积 200多亩的茶叶种植基地,不仅给贫困户每人每年固定分红 600多元,还通过发放茶苗、有机肥等鼓励贫困户积极开发茶园实现稳定增收,三年扶贫工作即将结束,但黄新红依旧有些担心和牵挂。
“我觉得针对我们贫困户的需求,‘一户一策’可能到目前为止已经满足不了了,所以我考虑‘一户多策’,这一块除了种茶,我们还想帮我们(贫困户),尤其是有三两户,他的收入不太稳定的,所以我们会考虑‘一户多策’。比如说结合当地的实际,养殖狮头鹅。”
村民詹鸿程,就是黄新红实施“一户多策”的扶持对象,他今年开始种茶,至少3年后才能获得收益。为此,扶贫工作队买了一批鹅苗给他,希望他能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多一项技能。才几个月,鹅苗已经长成硕大的狮头鹅,眼看着就能用卖鹅的钱,把家里盖了一半的房子修完,詹鸿程难掩内心的喜悦。
“今年我打算再养多一点,然后日子会一年比一年好,把家里的房子再建一层上去。”
养狮头鹅的路子“有戏”,黄新红决定,帮扶另一个腿部残疾的村民卢海波也养殖狮头鹅。
“鸿程,你好。今天带海波来学习一下,
看看你养鹅是怎么养的。”
“因为我们刚开始也没有太好的技术,
也就是三四十只左右,
应该也是够我们养的了。”
“这一块就不用你担心,
我们工作组一定会想办法,
帮你解决鹅苗和一部分饲料的问题。”
“其实养出来的鹅,一只能赚多少?”
“一只鹅差不多能赚一百元左右。”
按目前的市场价格,一只鹅苗的成本40元左右,除去养殖成本,每只鹅大概能赚 100多元。如果每年养 250只,就能净赚 4万元。
除了帮扶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2018年,黄新红四处筹集了35万元,帮助村水电站更换了老旧设备,使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5000元提高到10万元。
【潮州市饶平县上饶镇上善村党支部书记】卢栋:“一次性投入进去以后,我们上善村终身可以享受了,每年都有10万元的收入,还可以帮助我们村里日常的开支,还有各自然村、小公共设施和贫困户。”
上善村是红色革命苏区村,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村里有37名烈士为国捐躯。2017年12月,上善村被广东省委组织部定为“红色村”。
由此,黄新红还提出依托红色资源打造旅游亮点,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目前,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2016年,上善村贫困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000多元,2019年已经接近1.4万元,村民的日子正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其实我们扶贫,是不养懒人的,最主要还是要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这样才能够脱贫致富,也就是说我们要让他们树立起这种信心,然后再结合当地实际的话,帮他们谋划好我们的产业这一块,这样子才能够令我们的贫困户,脱贫之后不会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