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广州白云:人和镇文化站原站长戴桂波被授予“羊城新乡贤”称号

2021-06-23 16:58:54 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字迹满满的作文纸、厚厚叠起的报纸杂志、整齐摆放的证书……这是一位91岁老人的书桌,老人的名字叫戴桂波。近日,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农办联合开展的2020年度“羊城新乡贤”宣传推广活动中,人和镇文化站原站长戴桂波被授予此项荣誉称号。

  60多年来,戴桂波扎根本土,用笔杆子讴歌白云,融真情于下一代教育。多年来,他荣获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和业余文艺创作的奖励有50余项。谈到此次获得的“羊城新乡贤”荣誉称号,戴桂波笑着挥挥手说:“惭愧啊,乡贤都是有学问的人,而我只是一个对乡村有感情的农民。”

   作家   上学两年,写作67载

  在戴桂波家中,占据了半壁江山的不是日常生活用品,而是各类文稿、书报以及奖状,里面浓缩着他毕生的心血与荣光。如果不是他亲口所说,很难相信眼前这位戴着眼镜、衣冠整齐的儒雅老人只读过两年小学。

  戴桂波生于上世纪30年代,因家境贫寒迟迟没有上学,直到17岁左右才踏入小学的大门,读了两年书,这为他日后开展文艺创作奠定了一定基础。“当时村里的慈善学校只招收10名最穷的学生,我就是其中一个。”戴桂波回忆道。

  粤曲的袅袅之音,时常在白云大地回响。作为土生土长的白云人,戴桂波的文化基因似乎是与生俱来的。1951年,戴桂波开始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在多次唱粤曲的表演经历中,他积累了许多唱词,从而识了不少字。就这样,他心中的创作之梦被唤醒了。

  “天赋与勤奋缺一不可。”回想起自己的文艺创作之路,戴桂波坦言,刚开始写作的那三年,自己一篇作品也没有发表,不断被编辑退回来。“幸亏编辑看文章很认真,每次都给我写一大篇评语,让我逐渐明确了党的宣传方针和群众文艺的落脚点,懂得了‘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这个信条,创作方向愈发清晰了。”

  旧时生活条件艰苦,戴桂波白天参加劳动,晚上点着煤油灯埋头创作,把自己的劳动体会尽情抒发出来。慢慢地,他越写越多,几乎尝试了小说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内容涉及英雄人物、家乡风貌、社会热点等方方面面。“劲头一上来,就一发不可收,我最近正在写《春日游帽峰山》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贺联》。”戴桂波兴致勃勃地举起自己“新鲜出炉”的作品介绍道。

  时至今日,戴桂波已笔耕不辍67年,把不同历史时期白云的发展尽收笔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农民作家对家乡的文化使命。2007年,戴桂波50多年来从事群众文化活动和业余文艺创作的成果,被白云区档案局“名人档案”永久收藏。

  伯乐   骑车8公里寻“千里马”

  尽管已步入耄耋之年,但认识戴桂波的年轻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波叔”,尤其是他栽培的一代代本土作家。对于像人和一中教师、《流溪》编辑李彩云这样的“千里马”,戴桂波正是引领她步入文坛的“伯乐”。

  “认识波叔,已经20多个年头,跟他交往的点点滴滴,却一直印在我的记忆之中,他既是良师,又是关心下一代青年本土作者的益友。”李彩云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末,她还是一名初中生,因参加市、区的征文比赛获奖,引起波叔的注意。当时,波叔是人和镇文化站站长、《人和文艺》主编。他不辞劳苦,骑自行车赶了8公里路来到李彩云所在的学校,了解她的写作情况,向她传授创作方法,并留给她几份小报,鼓励她好好写作。

  1999年初秋,人和镇党委决定复刊《流溪》,指定戴桂波与李彩云担任主编。彼时,李彩云考虑自己身有正职,事务繁多,想要推却。波叔对她说了许多勉励的话语,使她最终应允下来。自此,李彩云与戴桂波合作编办《流溪》至今。编辑过程中,他们没有硬性规定分工,但双方却达到高度的默契。“现在我定期把《流溪》张贴在课室后面,供学生们阅读学习,并鼓励他们积极投稿,让一朵朵文学新花陆续绽放。”李彩云说。

  一路走来,戴桂波撰写了7本文集(共印7000册),免费赠给文学爱好者和爱读书的青少年学习。1975年至今,他应邀免费在白云多个地区及学校举办30多场次写作知识讲座,共一万多人听他宣讲。

   引路人   化“顽石”为“金子”

  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上,戴桂波倾注了无限真情。他退而不休,发挥余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出突出的贡献。他善于摸清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用鲜活的例子教育他们,使他们洗心革面,回归社会,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

  “我错了,我要同错误彻底决裂,做个有用的人!”民强村的小刘无心读书,18岁那年因犯罪被判刑,后来在戴桂波的悉心教导下改邪归正。起初,戴桂波深入监狱,对小刘进行帮教,小刘却不屑一顾。戴桂波没有放弃,他约小刘的双亲与当地团干部一同进行帮教,从小刘自暴自弃的行为中窥见其内心深处的失落,用心、用情、用力、用法教育他,与他促膝谈心,最终小刘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之后,戴桂波对小刘的教育更加细心,从其微妙的变化中层层解开他心里的疙瘩,激活他奋发求进的心灵,现在他已当上一名保安员。

  秀水村学生小叶无心向学,常在网吧与不良社会青年混在一起,父母恨铁不成钢。戴桂波不厌其烦地与小叶谈心,还送给他书籍,和他一起阅读,分享心得体会,一老一少从此成了忘年之交,小叶大事小事都愿意找波叔倾诉。通过多次教育,小叶终于意识到小错不改终会铸成大错,下决心改正不良习气。他努力学习、遵纪守法,初中毕业后考进广州交通学校,如今在交通收费站工作,他的家人对波叔心怀感激。

  岁月如梭,初心不改。戴桂波怀着浓浓的乡土情怀,书写白云大地,真情教育下一代,为自己的生命镀上了熠熠生辉的金边。多年来,他先后荣获“广州市优秀农村民间文艺家”“广州市群众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广州市优秀辅导员”“白云好人”“白云区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生命不息,创作不止,我会继续用笔杆子耕耘在白云大地上,用真情培养教育更多的年轻人!”谈到未来的计划,戴桂波神采奕奕地说。

  手记

  波叔的坚持与认真,渗透在他生活的许多细节中。妻子卧病在床,他在集中精力照顾爱人的同时,不忘每天抽空坐在书桌前写作,哪怕只有短短十几分钟,也要去寻找心中的“诗与远方”。

  在波叔的藏书室里,放着几大本厚厚的文件册,里面张贴满了历年来他发表的作品。波叔不是简单把它们裁剪后放进去,而是像编报那样精心分类、排版、美化,让这些陈年旧物看起来竟有几分像艺术品。

  多年来,写作已经融入波叔的生命,而生命的源泉正是波叔对白云这片土地的真情实感。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