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关锦霞(左图)依然活跃在社区,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
关锦霞
在广州市海珠区素社地区的大街小巷,在社区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人员的家中,人们时常会看到一位笑容可掬、充满活力的退休党员,听到一个随和热情的声音,感受到一份关爱和温暖,这就是退休党员关锦霞日常工作的缩影。关锦霞于1989年进入素社街道工作,2010年退休后依然活跃在社区帮助困难群体,做群众的贴心人。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开始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素社街还成立了阿关工作站为群众解忧,传递社区正能量。
退而不休服务社区发挥余热
“你好!我系阿关。有咩可以帮到你?”这位脸上洋溢着亲切笑容、活跃在服务一线的“阿关”今年已经66岁了。现在的她是素社街道第三退休党支部书记,阿关服务站的负责人。
1989年,关锦霞来到素社街工作,期间她热心服务群众,及时为民解忧,曾获“广州市劳动模范”“广州市残联系统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广州市人民满意的基层民政干部”“海珠区优秀共产党员”“海珠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0年退休后,关锦霞不忘初心,在服务社区党员群众中继续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我热爱社区工作,以前在民政科经常与居民打交道。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我的身体和精力还行,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关锦霞笑着说,因此她选择继续留下来在社区开展服务,身体力行地帮助困难群体。
提起关锦霞,陈伯夫妻一脸感激。“因为她的帮助,我们才可以住进养老院,不用到处奔波。”几年前,陈姨不幸中风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他们的女儿远在国外,照顾老伴的重任便落在陈伯身上。由于陈姨长期需要陪护,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里度过。陈伯为了让老伴吃得好一些,便天天在家煮饭煲汤,做好后送到医院,就这样持续了一两年。
一天晚上,关锦霞看到陈伯一个人拿着保温瓶步履蹒跚地走着,这样的一幕让她十分心酸。了解情况后,关锦霞通过各方协作,最终把两位老人送到养老院。陈姨有人照顾了,陈伯也可以不用两边跑。因为这件事,陈伯的女儿特地打电话向关锦霞致谢。
用“三心”关爱社区弱势群体
在日常工作中,关锦霞坚持用“三心”开展工作,即用心、爱心和耐心。对特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和孤寡老人,她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是我和一些残疾人朋友出去玩的照片。”关锦霞拿着手机翻着相册向记者介绍。对她来说,只要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她就会很开心。
事实上,更开心的是这些残疾人士。残疾人肖叔曾感叹,如果没有“阿关”,他一辈子都到不了广州塔。这几年间,关锦霞每年都会组织两三次残疾人出游活动,带着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2018年,关锦霞带领残疾人士及其他困难家庭到广州塔、南沙湿地公园等景点游玩,大家激动不已。由于每次出游都是数十人的规模,组织起来也不容易,既要找到相熟的旅行社愿意接这样的团队,又要有足够的志愿者才能妥善照顾。幸运的是,经验丰富的关锦霞一一突破难题,顺利地帮他们实现了“看世界”的愿望。
在关锦霞的带动下,一批志愿者加入社区志愿服务,他们中有党员、退休职工和大学生等。很多志愿者表示,“我们从关锦霞身上看到了一名党员的善心和执着,作为志愿者也收获了许多。尤其是看到服务对象的笑脸,听到他们的暖心话,我们就感到很满足,很幸福。”
阿关服务站
带领志愿者为民解忧
素社街地处老城区,辖区人口老龄化特征明显,仅60岁以上长者就占户籍人口的22.93%,孤寡、独居、双老等困难长者也有不少。由于关锦霞长期与他们打交道,热心服务群众,深得居民信任,素社街便从街情特点出发,以关锦霞为带头人,于2019年倾力打造阿关服务站并开通“阿关热线”,组建“素社家园”党员干部、志愿者、社会公益力量服务团队,零距离倾听民声,关爱老弱,帮扶困难群体,化解社会矛盾,搭建密切联系群众的新桥梁。
素社街道阿关服务站的工作场所设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有困难找阿关!阿关就在你身边!”这是阿关服务站的服务宗旨。关锦霞介绍,服务站取名“阿关”还代表着“关爱、关心、关怀”的服务理念,工作站可以为居民提供爱心“跑腿”、便民“陪诊”、义务检修、三防救助、家居清洁等长者互动、邻里互助服务。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培育社区志愿者,阿关服务站制定了志愿者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志愿者专业培训、分享总结会和团队建设活动。根据志愿者的特长与能力,关锦霞还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残障家属互助小分队等,引入一批爱心企业参与志愿服务,开展爱心义剪和社区义诊等。
“我有需要,阿关等志愿者就会帮我搬大米、送东西。”76岁的冯婆婆腿脚不灵便,儿子不在了,志愿者们将她列为重点帮扶对象。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关锦霞和志愿者更是忙前忙后,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值守,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菜、送口罩,陪同老人看病……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的奉献和守候,年过六旬的关锦霞用她的方式,与众多志愿者一起,为居民送去源源不断的贴心服务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