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双门前村致富的“筑梦人”——记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扶贫开发驻村干部邓育群

2021-06-16 18:01:42 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三年前:他,从空军转业到三元里街道办事处;他,刚到新单位工作短短3个月,就接受扶贫开发“双到”任务;他,背上行囊只身前往大埔县西河镇双门前村挂职。

  三年后:村,贫困户100%实现了稳定脱贫;村,人均纯收入从4300多元提升到7500多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增长到12.5万元以上;村,全部村民喝上干净自来水,60岁以上老人实现了医保全覆盖……

  “做梦都不敢想的事终于变成了现实。”三年来吃、穿、住、行、用上发生的点滴变化,验证着全村村民的朴实话语。而这背后默默耕耘的“筑梦人”,是该村的驻村干部邓育群。

  自我调侃尽显乐观人生态度

  回忆起三年前义无反顾的抉择,邓育群不禁感慨万千。“当时正值小孩中考阶段,妻子在南沙区医院的工作也异常繁忙。”邓育群始终认为,“能否干好工作,态度决定一切”。那时单位组织找他谈话,期间,邓育群心中翻滚的澎湃与热忱表露无疑,铿锵有力地作下保证:请组织放心,我会尽职尽责干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三年的漫漫驻村生活,数不清冒过多少酷暑、多少严寒翻山越岭走访群众,邓育群的足迹遍及双门前村4.2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夜幕降临时,当别人牵着爱人、小孩的手,陪着父母漫步在公园小路上尽享天伦之乐,他却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崎岖蜿蜒的小道间,陪伴他的是一路轰鸣的马达声。期间不知洗过多少次的“天然浴”,被倾盆大雨淋湿一身,一句“没什么,又洗了一个天然浴澡”的自我调侃,尽显邓育群的乐观本色,但个中酸楚也只有他自己明晓。

  为了缓解人力不足的压力,邓育群主动提出自己兼做扶贫“双到”后台资料整理、统计上报工作,这意味着他一个人要完成3个人的工作量。有人说他没事找事,他却觉得“自己体力好,电脑技能也不错,何必浪费人力物力呢”。

  “再苦再累都不怕,最怕的是接到女儿的电话。”每当提及家中妻女,便可轻易触碰到邓育群心中最为柔弱的那根情弦。他告诉记者,妻子要应对繁重的医院工作,有时回不了家,女儿一个人在家晚上难免害怕,夜深时会拨通他的电话寻求安慰。“住在部队大院,到处有叔叔巡逻,怕什么呀”,一席轻声地鼓励话语虽抚慰了女儿的不安,但身为父亲的邓育群心中那份愧疚之情却久久不能平息。

  坚守不弃彰显军人品质

  “见过很多干部,像他这样来自大城市和我们一起一身汗、一身泥地干工作,还真是第一次。”来自村民口中的评价,有力见证着邓育群一步一个脚印的帮扶足迹。这,或许得益于他二十余年的军旅生活。邓育群说,从军毅炼出的淡定从容与坚韧的人生态度,帮助自己全身心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驻村5个月后,开会时邓育群已敢说“你们走过的地方我全走过,我走过的地方你们不一定走过,我对贫困户的熟知程度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多”。这话是真切不伪的事实,邓育群通过自身记录的入村访户数据,赢得了所有村民的尊重与信任。现在,邓育群成了村民的贴心人、村委脱贫致富的“智多星”。

  白云区街道干部职工到大埔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时,望着伫立在1055米飞天马山麓的双门前村,不禁纷纷问邓育群“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邓育群说,有街道的强力支持,有街道干部职工的经常到访帮扶,没什么坚持不了。话语间泰然自若、轻描淡写。然而,真正能像他这样坚守不弃又谈何容易。在区委组织部召开的白云区驻村干部座谈会上,邓育群说,在部队参加过大小十余次演习,接受过无数次任务,从没像这次艰巨和复杂。

  什么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改变观念,摒弃等靠”这简短的八个字是邓育群给出的答案,也是他在扶贫过程中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据悉,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邓育群利用入户调研的时间与村民畅谈外面世界的生活,引导他们向前看,开通脑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脱困致富,期间还组织村干部到广州参观学习开阔视野。目前双门前村10余年贫困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变,2011年更被评为大埔县西河镇唯一一个先进村和先进党支部,帮扶效果明显。邓育群的默默付出,终促使扶贫开发“双到”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