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0日,全国首个扶贫济困日诞生了。之后每年的6.30成为“广东扶贫济困日”。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个来自广州的扶贫干部的平民英雄事迹。
“天下无难事,只要有南哥。”——在广东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荔潭村,村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是他们对委派到村里的驻村干部郭建南带领贫困户脱贫,改变乡村落后面貌最真实的评价。叫一声“南哥”,拉近了村民与扶贫干部郭建南的距离,也让这位平凡扶贫使者的形象越发亲切真实。
2018年5月12日,根据广州下乡扶贫干部郭建南事迹改编的电影《南哥》,在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这部以《平民英雄》为海外片名的电影不仅在电影节上举行了全球首映式,获得全球展映,还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120多名发行商参加发行签约仪式,实现全球发行。
这个时代,从来不缺少对敬业精神的传承与践行,也从来不缺少对英雄人物的颂扬。但一部以中国乡村扶贫干部为主人公的电影,讲述一个中国平民英雄的暖人扶贫故事,却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并在国外刮起“平民英雄”旋风,这还是比较少见。
用南派电影美学的方式,突出了广州人“南哥”特有的热情、乐观和豁达,用他的快乐扶贫实践,回答了脱贫攻坚战的时代之间,并向世界传播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表达中国人的精神,让世界了解更多来自中国的平民英雄,这或许是《南哥》带给我们的最大感动。
烈日骄阳的六月午后,刚到荔潭村村口就可以看见外观齐整的楼房,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村民的生活简单有序。回顾七年前的荔潭,建楼、种植经济作物,对于当时还是省级贫困村的他们还是很遥远的事情,程村镇党委委员吴认友介绍情况时表示,荔潭村的发展有客观和主观上的限制。
村民卢显益,皮肤黝黑,穿着简单的汗衫,谈笑间露出普通农民那质朴、真诚。回想以前,住在简陋的瓦房里,由于身体不太好,儿子残疾等家庭原因,长期缺乏劳动能力,一年到头简单耕作种植的水稻也只能维持温饱,没有其他任何收入。现在的他,黝黑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的欣慰与幸福。这,还要源于南哥的帮助。
与中国大部分偏远贫困村落的特征相似的阳西县荔潭村,如何摘掉贫困的帽子,由谁来扶贫,怎样扶贫,怎样利用好扶贫政策所带来的各种资源,是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郭建南的到来,让荔潭村的脱贫之路有了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2011年,曾经为广重集团下属的广东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担任质量检测主管的他受到委派,成为一名驻村的扶贫干部。
荔潭村以前也来过不少扶贫干部,但是带来实际改变的很少。原因不仅在于干部难以将自己的责任落到实处,村里的情况还没摸清就着急找对策,或者是以数据优先来完成任务。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少村民的心态没有改变过来,很多人就想着等扶贫的款项到来改善一时的生活,但是当钱用光,生活技能仍然没有丝毫增长,贫困人口返贫,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脱贫生态。但是郭建南做出了突破,他不仅尽心尽责,而且给村民带来了实际的指导,带来了价值观上的改变。
走在南哥带领乡亲们一起铺建的水泥路上,这条本不长、不宽的村内道路显得格外悠长。南哥的扶贫精神仍在继续传承,南哥的扶贫之路还在继续延伸。
一开始,村民对于这位新来的扶贫干部也不带太多的期望,不少村民得知他是从广州过来,心里也不免嘀咕,“一个广州人,怎么能了解我们的情况?”郭建南在工作开展之初,也走过不少弯路,他最初把眼光锁定在工业项目,最后都因为征地和用地指标等难题而搁浅。
因此他把目光转向了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针对不同村民和用地的情况进行指导,带领他们脱贫。
对于许多扶贫干部来说,一个重大障碍是不通农活,更谈不上指导农民。郭建南去到当地,首先做的事情是学习阳江话,得以更好地和年长的村民开展沟通。
卢显益回忆说,他会和每家每户都建立联系、进行沟通,谈起农活来,他也是头头是道,村民杨建庆回忆,当时的一些具体问题——鹅拉了白屎是什么毛病、猪苗应该怎样喂养等等,他都了解其中的门道。
电影中“哑姑”的原型是一位男性,就是杨建庆。他曾经也是一个贫穷的农民,但是通过后来郭建南的指导,他不仅早已实现脱贫,还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现在养殖的锦鲤,经过郭建南指导,运到广州芳村去销售,一尾可以卖到十几元。外来的人好奇,问他现在一年的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吗,他有点不好意思甩甩手,“已经不止了”。
在电影里,“哑姑”最初是一名难以沟通的村民,郭建南和他的互动情节经常成为电影里的笑料,让人忍俊不禁。但折射出的现实是,每位扶贫干部面对的基层问题,的确是种类繁多。政策的制定只是在宏观上提供了指导,实际的执行通常需要不断地磨合,认识到其中道理的郭建南,很快获得了村民的接纳与喜爱,他被村民亲切地称呼为“南哥”,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干部,而是亲切如身边的朋友一样。
南哥因地制宜的指导带来了很大用处,在荔潭村狸山垌,有约80亩的农地,一到冬季就抛荒。他想着法子利用这块地,指导帮扶户们种上五彩薯、玉米、辣椒等等经济作物,对于许多常年没有经济收入的农民来说,喜出望外。
《南哥》主演孙洪涛向记者回忆,在为影片准备之初,他特意去到了荔潭村和当地的村民交谈、了解情况,当地村民提起这位曾经的扶贫干部连口称赞,他没想到南哥竟然能真实地获得如此多的赞誉和认可,也没有料到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能如此广远,即使到现在,有村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感叹,“如果南哥在就好了”。
郭建南在荔潭村超过一年半的时间,他的生命也因疲劳过度终结于此。杨建庆还记得,南哥去世前的那个星期,还来到自己的养殖场,用夹杂着阳江话的广州话,谈生产、问困难。
在电影《南哥》中,南哥去世的画面也正如同他的精神一样,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清晨阳光正好的时候,他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从后面看过去,就像还在睡觉一样,没有人意识到他已经没有了呼吸。
孙洪涛感慨,很多同他一起去观看影片的观众,看到这里都不禁落泪。回顾南哥的一生,他就是一个平凡普通的驻村扶贫干部,他一进这个村子,就和村长,养生蚝的,哑姑,打工的孩子家庭,迅速融到一起。他把扶贫当成自己的事情,用心地做。而且他在扶贫中感觉到了做人的快乐,他不再是冷冰冰的扶贫干部,而是一个“暖男”,在遥远的山乡,他约好每天晚上10点和妻子、女儿通电话,对着手机吹口琴直播给她们听。而他在荔潭村驻扎的一年多时间里,尽心尽责,与每位贫困户都取得了联系,建立了信任,并且用一切业余时间和空闲的精力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在短短5年时间,要让7000万人口实现脱贫,这不仅是中国社会的大事,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南哥》电影反映的就是这个时代事件中的一个践行者。从电影拍摄,到制作团队,大部分都来自广东原生的艺术家,他们用南派电影特有的美学方式,讲述了一个广州平民英雄南哥的不凡故事。南哥的故事,为大量的扶贫工作者提供了经验和样式,也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实践。
如何扶贫、扶智、扶志,杜绝贫困人口的返贫问题,这是时代之问。只要走到如今的荔潭村,就能找到鲜活而生动的答案。
以其不为大,终成为其大。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