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典型人物

王彬:大人家门口就业 小孩好环境读书

2021-06-16 15:38:20 来源:珠江商报

  村民收入不断增加、水头小学进行改建、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王彬当上徐闻县和安镇水头村第一书记后村里发生的这些变化,村民记在心间。曾经对王彬不理解的贫困户,如今主动跟他拉起了家常,王彬和贫困户们建立起了浓厚的感情。村委会的干部也对王彬的工作表示认可,更加憧憬着水头村的未来。

  受助村档案

  徐闻县和安镇水头村,面积不大,有效耕地面积较小,村民主要种菠萝、甘蔗,因为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村集体经济来源十分匮乏。顺德扶贫工作组经过四年多的努力,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在2019年年末,帮助水头村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98户450人全部脱贫,水头村顺利摘掉省定相对贫困村这顶“帽子”。

  第一书记故事:

  白净的皮肤变得黝黑

  王彬是一个身材魁梧、体型健硕的山东大汉,原来在顺德区社保局任科员职务。2019年5月14日,他来到徐闻县和安镇水头村,成为了这条村的第一书记。

  初来乍到,村民们对王彬并不信任,认为这个第一书记的扶贫工作,就是到村里走走转转、走个过场,过一段时间就会回去。所以,刚开始王彬去贫困户家里走访时,贫困户都没把他的工作当回事。在一部分村干部看来,水头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几十年来都没能改变,不相信一个外来的、语言不通的扶贫干部能给村里带来多大变化。

  这样的情况,王彬早有预料,“在来之前,我就抱着‘贫困不除,绝不返程’的想法,再说了,不试试看,怎么就武断脱贫不了呢?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就必须要让他们看到村里的实际变化。”

  王彬打算将工作分成三步走,“首先通过走访,让贫困户了解扶贫政策,给予他们脱贫的信心,做好摆脱贫困的思想工作;然后在村里开展民生工程,让村容村貌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最后,通过产业扶贫,提高村民的集体收入,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为了找到每家贫困户的致贫根源,王彬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每户至少走访两次,未脱贫的贫困户更是走访了不下四次,因为这样,王彬原本白净的皮肤也变得黝黑。

  扶贫亮点:

  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这是扶贫干部常说的一句话,也是王彬帮助贫困户脱贫工作的重点。顺德区扶贫办每个季度都会将顺德招工信息发送给扶贫干部,在拿到招工信息后,王彬总是第一时间跑去贫困户家中,动员有劳动能力人员前去顺德务工。

  “有的贫困户觉得顺德离家较远,以家人需要照顾、语言习惯不适应等原因拒绝外出务工,我们就考虑安排他们就近务工。”王彬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水头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抓就业,推动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双增收”。村里建起了徐闻县水头利民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日常经营管理,提供资金和技术,贫困户可以通过有偿劳动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同时,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与多家公司或者种植大户展开合作,发展水果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基地项目。

  贫困户郑护和妻子陈锦飞育有四个孩子,一家六口只有郑护一人务工有收入。王彬给陈锦飞做思想工作,劝说她务工创收,最后,还通过水头村委会,为她找到一份摘菠萝的散工,每月将近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

  随着村里各项产业得到发展,当地的贫困户和普通农户有了更多就近工作的机会和选择。很多像陈锦飞这样的贫困户,如今也在村里的基地找到工作,钱袋子也鼓起来了。2020年年初,村民还给王彬送去锦旗,表达了他们对顺德帮扶单位和两轮扶贫干部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帮助他们脱贫奔康的感激之情。

  让贫困家庭孩子有好的教育环境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6年开始,顺德区政协、社保局先后捐赠资金127.58万元用于水头小学基础设施建设。

  王彬初到水头村时,水头小学二期工程项目进展还比较缓慢,施工现场也相对混乱。该工程涉及校园大门、卫生间、校道等施工建设。暑假期间,王彬多次与施工方沟通,每天到工地检查,督促施工方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

  与此同时,为了让水头小学的学生能够接触信息化教育,王彬向顺德区社保局申请,向水头小学捐赠了15台台式电脑;还向广东省教育基金会申请了一套电教平台设备设施,让学生们能够在信息化多媒体教室上课。

  改造后的水头小学焕然一新,给水头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李耿带来了惊喜。他说,改造前,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全、地面破损、设备落后,特别是操场,杂草丛生、蚊蝇乱飞,每逢雨天,地上全是水泥坑,“像现在这么好的教学环境,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如今,水头村义务教育入学率早已超过了省定不低于93%的标准。


作者:陈家好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