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典型人物

钟平:富了贫困村民 强了集体经济

2021-06-16 15:38:20 来源:珠江商报

  2021年1月,随着田里的玉米成熟上市,徐闻县迈陈镇迈陈村村民们多了一笔不小的收入。看到村民逐渐富起来,来这里扶贫的驻村第一书记钟平欣慰地笑了。这些年,迈陈村的变化得益于村里大力发展超甜玉米特色产业,扶贫干部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受助村档案】

  迈陈村位于徐闻县迈陈镇南面,全村总人口4940人,曾被列为省级贫困村和新时期精准扶贫重点帮扶村。经过顺德扶贫工作组五年来的帮扶,迈陈村有劳动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4000元以下,提升至2020年的18102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6019元,提升到2020年的27676元。在2020年底,迈陈村顺利脱贫出列,建档立卡101户343名贫困人口均已脱贫退出。

  第一书记故事:

  为村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扶贫队伍

  钟平是顺德区代建项目中心办公室副主任,2019年5月,被选派到湛江市徐闻县迈陈镇迈陈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刚到迈陈村不久,钟平就快速转换角色,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

  钟平深深明白,脱贫攻坚需要久久为功,一支坚强稳定的队伍尤其重要。为了给村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扶贫队伍,钟平着手重点推进迈陈村党的组织力和规范化建设,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扶贫亮点:

  “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

  成为迈陈村驻村第一书记之后,钟平频繁地走村串户,深入掌握村里情况。每走访一户贫困户,钟平都会对这户人的家庭人员情况、致贫原因、主要收入来源等进行深入摸底,并结合村和户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2019年村、户的帮扶计划和措施,务求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在迈陈村扶贫的这段时间里,钟平一直全心全意帮助贫困户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通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贫困户落实了21.5万元用于以奖代补,落实了11万元用于帮扶68名在校贫困学生,落实了3.5万元用于保障350名贫困户的意外保险,落实了103户的帮扶慰问达15万元,有力保障了贫困户的增收脱贫。

  脱贫攻坚是个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在探索推动迈陈村2019年的扶贫产业项目时,钟平积极推动扶贫工作实现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将主要的资金用于壮大集体经济项目上。

  钟平注意到,迈陈村委会位于迈陈圩中心地带,商贸繁荣,商铺出租前景广阔。于是,他积极争取到顺德扶贫资金201万元,在迈陈村委会的自有土地上,启动了便民商铺一期、二期、三期项目建设,建起了三层商铺,总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2020年11月,一座崭新的三层商铺拔地而起,这座建筑上有四个字分外显眼,写的是“徐顺一家”。

  钟平的想法是,将商铺出租所得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长效来源,并按一定比例用于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等,建立扶贫济困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如今,这些商铺已经对外招租,我们计划引入一些幼儿园与教育培训机构,改善本地教育条件。预计商铺每年租金收益可以达15万元”。

  创新发展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

  迈陈村是徐闻乃至海南省北调蔬菜集生产、仓储、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农商基地,当地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为主。但是玉米售价低,当地贫困户即便是辛辛苦苦种一季的玉米,所得收入也不高。

  钟平说,扶贫工作组经过充分调研,结合迈陈村实际,成立迈顺合作社,创新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超甜玉米种植项目。具体合作方式是通过迈顺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种植意愿合同,由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和培训指导,由贫困户提供自有土地与劳动力。等到玉米收成的时候,合作社统一保底收购,并通过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等单位签订消费扶贫合作协议,解决甜玉米的销售渠道问题,最终获利部分由合作社与贫困户五五分成。钟平表示,这样的合作模式,既能让贫困户的口袋富起来,又能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0年1月,迈陈村种植的55亩玉米地实现丰收,全村16户参与玉米种植产业的贫困户获得8.1万元的盈利。

  钟平说:“这五年来,迈陈村变化最大的就是村容村貌。”驻村扶贫工作组通过推动村道全面硬底化,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改善校园环境,完善供水设施等一系列人居环境改造与基础设施建设,让迈陈村彻底变了个样。

  值得一提的是,驻村扶贫工作组还利用湛江美术系学生资源,对主要村道、群众活动场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墙绘美化,并在墙绘中融入新农村建设、乡规民约、党的建设、扫黑除恶、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主题,在美化乡村的同时,推动村民教育,提高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作者:陈家好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