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典型人物

黄健超:抓产业谋长远 问疾苦解难题

2021-06-16 15:38:20 来源:珠江商报

  自从来到徐闻县前山镇曹家村任第一书记,黄健超一心想要和当地的贫困群众一道努力奋斗奔小康,让幸福的花儿开满每家每户。如今,看着村里发展起光伏发电产业项目,贫困户逐渐富起来,民生条件不断改善,黄健超和村民们都由衷地感到高兴。

  受助村档案

  徐闻县前山镇曹家村委会下辖15条自然村,总人口5267人。2016年,顺德区伦教街道牵头对口帮扶徐闻县前山镇曹家村。如今,曹家村贫困家庭80户253人,均已脱贫。

  第一书记故事:

  工作量大加班成日常

  “我们顺德干部来到这里扶贫,就是要把贫困群众放在心上,就像对待父老乡亲那样。”这是黄健超投身扶贫工作后经常说的一句话。他原来是顺德区伦教街道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伦教分局的一名普通科员。2019年5月14日,黄健超来到了徐闻县前山镇曹家村任第一书记,一心一意为脱贫事业献芳华。

  刚来到曹家村时,由于扶贫工作任务多、工作量大,需要黄健超学习掌握的资料、业务知识繁多,于是加班就成为了日常。再加上村里交通不便,当地的小市场只有早上4点到5点左右才能买到菜,所以八宝粥、方便面、麦片就成了黄健超的标准加班套餐。

  此外,由于语言不通,交流不畅,黄健超走访贫困户时总需要请当地村干部当“翻译”。来自工作和生活上困难,并没有击退黄健超,反而是激起了他的斗志。黄健超将自己的耐心、细心、关心都倾注到了贫困群众身上,用汗水换取贫困群众的放心、信心。他说:“只有深入贫困户,走访到户、到田间,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要。”如今,黄健超已经能够独自地走村串户,沟通也没有障碍了。

  自从参加了扶贫工作,黄健超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只能舍小家顾大家。”黄健超说,自己的首要任务是要和曹家村的贫困群众一道努力奋斗共奔小康,让幸福的花儿开满每家每户。

  扶贫亮点:

  发展光伏产业

  增加村民收入

  利用无人机从高空上俯瞰曹家村,人们很容易会注意到村委会屋顶上的光伏发电板。这是在2019年,曹家村委会、两所小学与17户贫困户安装的光伏发电装置。

  据了解,为了推动曹家村的产业扶贫工作,扶贫工作组牵头,投入扶贫资金262万元,用于发展光伏发电产业项目,将光伏发电打造成曹家村的标杆扶贫产业。“光伏发电不仅能发电给自家使用,还可以通过国家补助,将电置换给国家电网。”在黄健超看来,光伏发电项目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光伏发电,不仅贫困户家里的灯亮了,口袋也逐渐富起来。截至今年1月,曹家村通过光伏发电项目所产生的发电收益,累计分红29万余元,有劳动力贫困人口人均分配755.8元。

  黄健超说,光伏发电是曹家村未来十年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只有长效的保障,才能保证曹家村拥有更稳定的收入来源。然而,光伏发电装置存在一定的损耗,同时设备老化、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为此,村内每年都会从盈余的资金中抽出5%的费用,用于设备维护,同时还给设备购置保险,预防设备的损耗影响村集体的收入。

  关心贫困户生活

  及时解决难题

  自从参加扶贫工作之后,黄健超就时刻关注贫困户的生活情况,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贫困户杨秀兰家的房子在2018年底完成了危房改造,但由于与邻居之间发生了矛盾,新房子到2019年6月还没通上电。得知情况的黄健超马上组织村干部、双方当事人以及供电部门现场协商处理,通过向双方当事人宣传法律、讲道理,顺利为新房子架设电网,杨秀兰一家终于用上了电。

  对贫困户的关心,还不只杨秀兰一家。在得知另一贫困户林月兰的女儿杨秋妹肿瘤复发,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力再支付高额治疗费时,黄健超马上与曹家村委会干部进行沟通,一方面发动村委会全体干部捐款,另一方面帮助发起水滴筹活动,最终筹得治疗费共57000多元,让杨秋妹顺利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完成手术和进一步治疗。此外,帮扶单位伦教街道办事处、湛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还向林月兰送上了5000元慰问金,帮助减轻其家庭生活压力。

  “杨秀兰一户虽然完成了危房改造,但由于没通电,不仅达不到贫困户退出的‘八有标准’,还严重影响了贫困户的基本生活,而林月兰家的情况,如果扶贫干部不经常走访,就很难及时了解到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很多时候,因为生活中的一道坎没迈过去,整个家庭债台高筑,便陷入了贫困境地。”黄健超说,扶贫工作不单是要提高贫困户的收入,帮助他们在经济上脱贫,贫困户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包括水、电、网络以及孩子的教育问题等方方面面,也是影响脱贫攻坚成败的关键。


作者:陈家好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