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徐闻菠萝频频登上热搜,因为市场需求大增,菠萝的收购价也随之得到提高,这让当地的菠萝种植户们开心不已。徐闻县锦和镇那板村是“菠萝之乡”,近年来,村里积极推动菠萝种植产业规范化管理,扶贫干部绞尽脑汁地提供帮扶,鼓励贫困户脱贫致富。去年,徐闻县那板村第一书记梁力更是积极探索新零售模式,还变身“网络主播”,帮助那板村打通了农产品经销新渠道。
【受助村档案】
徐闻县锦和镇那板村下辖11条自然村,原有贫困户144户566人。该村基本家家户户都会种植菠萝,菠萝种植面积达3000亩,收成后,村民主要在农贸市场进行销售。经过多年努力,那板村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从2016年的4000多元提升至2020年的12000多元,并于2019年12月成功脱贫“摘帽”。
近段时间以来,徐闻菠萝频频登上热搜,因为市场需求大增,菠萝的收购价也随之得到提高,这让当地的菠萝种植户们开心不已。徐闻县锦和镇那板村是“菠萝之乡”,近年来,村里积极推动菠萝种植产业规范化管理,扶贫干部绞尽脑汁地提供帮扶,鼓励贫困户脱贫致富。去年,徐闻县那板村第一书记梁力更是积极探索新零售模式,还变身“网络主播”,帮助那板村打通了农产品经销新渠道。
【受助村档案】
徐闻县锦和镇那板村下辖11条自然村,原有贫困户144户566人。该村基本家家户户都会种植菠萝,菠萝种植面积达3000亩,收成后,村民主要在农贸市场进行销售。经过多年努力,那板村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从2016年的4000多元提升至2020年的12000多元,并于2019年12月成功脱贫“摘帽”。
第一书记故事:
帮助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饭碗”
梁力原来在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作,2019年5月,他去到徐闻县锦和镇那板村担任该村的第一书记。为了深入了解那板村的情况,梁力马不停蹄地开展走访调研,走村串巷地逐一了解每户贫困户的情况,摸清每户贫困户最核心的需求。
梁力坦言,在驻村之前,自己预想过村里的情况,然而真正驻村之后,感觉与自己的想象落差很大,“去之前,我们以为这里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每个家庭都能达到我们所想象的样子,过来后才发现,贫困村里很多人家住的是危房,家里连个厕所都没有,许多人只读到初中就不读书了,村里能出一个大学生更是不得了,能够读本科真的非常不容易,而且不是每个家庭都买得起社保,许多人还挣扎在温饱线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梁力说,那板村贫困户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收入问题,而收入问题的本质还是就业。为了帮助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的“饭碗”,梁力密切联系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及时掌握每季度的招工信息,并发布在贫困户信息群里,供贫困户参考,“针对贫困户有就业意向的职位,我们还会帮忙联系用工单位,让他们在符合招工要求的情况下,优先录取贫困户,以此帮助贫困户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梁力还提到,去年,驻村工作队通过积极争取资源,帮助21户贫困户修建卫生间,同时安装上热水器,“这样子,贫困户在冬天里也可以洗上一个热水澡,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除此之外,村里还新建了2个篮球场和2个公园,全村安装了80套公共健身器材,村容村貌实现大变样。“公园平时非常热闹,老人在这里下棋、聊天,孩子们在一旁玩跷跷板、荡秋千,村里的年轻人就组了2支篮球队,还经常跟别的村打比赛。”让梁力感到高兴的是,许多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回到村子后都很自豪,纷纷拍照发朋友圈晒自己家乡。
“脱贫攻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能够参与其中,感觉很难得,也很荣幸。”梁力说道。
扶贫亮点:
直播带货打开菠萝新销路
“那板村的菠萝种植面积达3000亩,村里的贫困户基本都有种植菠萝,我们每年为贫困户提供菠萝种植技术培训,以此提高菠萝单位产量。”梁力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那板村进行产业扶贫,一是投资徐闻一家菠萝加工企业,采取每年固定分红模式,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公司保底收购村里菠萝,可以最大限度规避卖不出去的风险,此外,还能解决不愿外出务工的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二是建设新品种菠萝产业基地,通过合作社运营,积极引进凤梨、金菠萝等新品种,并且推广种植,形成菠萝差异化竞争,提高菠萝种植利润。
种出来的菠萝如何卖出去?这是村民一直以来的烦恼。去年年初,梁力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那板村有贫困户将70亩的菠萝以总价3000元卖给了批发商,这让他非常诧异。原来受疫情的影响,传统的线下零售模式遭受冲击,那板村村民种植的菠萝出现了滞销情况。
经过深思熟虑,梁力想到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来带动消费扶贫。通过与南方优品平台进行合作,梁力尝试探索一种新零售模式,帮助那板村菠萝打开销路。3月27日,由南方日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南方+”佛山频道、佛山市委网信办、佛山市扶贫办、佛山驻湛江扶贫工作组联合推出的“抗疫助农,我们帮你来带货”主题网络直播活动在那板村创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菠萝种植区举办,梁力更是变身“主播”,全力推介那板村菠萝。直播当天,2万斤菠萝售罄。直播结束后一周,又陆续售出了3万斤菠萝,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梁书记直播带货,一下子帮助我们卖完了两万多斤的菠萝,让我们在疫情期间也能保证有收入来源。”贫困户黄明夫家里要养育两个孩子,生活、教育开销非常大,他表示,在梁力的带领下,村里积极推动菠萝种植产业规范化管理,自己的收入也逐渐稳定上升,生活得到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