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典型人物

佛山红色地标 | 这座祠堂里,藏着一段溶洲村民抗日斗争故事

2021-06-23 14:34:22 来源:佛山电台
在禅城区南庄镇溶洲村的尽头,坐落着一座独具岭南特色的宗祠——招世五氏祠。这所昔日的学堂,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共溶洲支部旧址,藏着一段溶洲村民抗日斗争的光荣故事。

本期,我们就带你走进招世五氏祠,重温这段红色往事。

图片

招氏五世祠正门

建立支部 带领人民抗击日本侵略
招氏五世祠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建成后不久,村内士绅在此设立了“绳武学堂”,民国时改为“绳武小学”。1937年 “七 · 七 ”事变爆发 ,日本大举侵略中国,全国人民掀起抗日高潮。此时,溶洲乡一批在广州求学的青年知识分子招富、招冠芳等相继回到家乡。
招富、招冠芳回到溶洲乡后,在溶洲绳武小学任教师,对农民群众进行广泛的抗日宣传和动员,组织了农民抗日学习班和抗日自卫队。1938年10月,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党组织的指示,中共溶洲支部在招氏五世祠成立,招富任支部书记,党员有招冠芳、招文乐、招爽、招宝根、招汝等。

图片

招富

在中共溶洲支部的领导下,溶洲一带的农民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得有声有色。招富、招冠芳主办的抗日宣传班有日班生110多人,妇女青年夜间识字班70多人,壮丁班60多人。他们还建立了近百人的溶洲乡抗日自卫队。 
1938年10月21日,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后攻陷广州,乘船沿珠江而下,占领当时南海县的澜石、佛山。四天后,日军的2架飞机飞达溶洲上空,用机枪进行扫射,并投下5枚炸弹。绳武小学的屋面瓦面被打烂,墙壁弹迹累累,炸伤村民数人。
10月28日,日军乘橡皮艇从溶洲石达村上岸,入侵溶洲乡。在中共溶洲支部率领下,50余名抗日自卫队村民迎击入侵日军。共产党员招富持枪在前,鼓励村民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在村民的打击下,日军狼狈而逃。
招富送枪 书写抗日武装光辉一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著名抗日武装“珠江纵队”的前身主要由两支队伍发展而成,一支是吴勤领导的“广游二支队”,一支是林锵云创立的“顺德抗日游击队”。而“顺德抗日游击队”的创立,与溶洲人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1939年春,南顺工委林锵云、黄云耀等在顺德筹建抗日游击队,中共溶洲支部从筹集武器、动员参队两方面积极参与和支持组建工作。招富曾带领招文乐、招远鸿等人昼伏夜行,将5条单响步枪、1枝短杆驳壳送到了顺德抗日游击队的所在地大良镇蓬莱小学,使刚组建的游击队有了第一批武器。这支后来发展为闻名海外的珠江纵队的顺德抗日游击队,最早就是靠中共溶洲支部送去的几条长短枪“起家”的。后来,林锵云在1960年作革命回忆时曾专门提到招富送枪一事。

图片

顺德抗日游击队(图片来源:佛山文化)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开始了内战,清算共产党人,南(海)三(水)地区中共组织和民主政权被打散,溶洲党组织活动被迫暂时停止。
1946年,中共广州市委派杜路同志任南海县特派员,秘密回到南海恢复党组织,于1949年5月成立中共南(海)三(水)花(县)工作委员会,杜路任书记。此后,杜路派党员干部潘国强、刘宛枫到溶洲村工作,在绳武小学当教师为掩护 ,加强溶洲党组织的力量。1949年7月 ,中共溶洲支部重新建立,招富任书记、委员有潘国强、刘宛枫。溶洲成为南三花工委筹备武装斗争和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据点和活动区 。
为防止国民党进行各种破坏,中共溶洲支部和佛山的一些学校、工厂发动进步学生和工人日夜护校、护厂、保护各种公共设施,迎接解放军南下。1949年10月15日,解放军挺进佛山、南海。中共溶洲支部在石湾渡口组织船只迎接大军过河,组织村民为大军提供粮草。
1949年11月,石湾镇成立南海县支前指挥部第一支前指挥所。根据革命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招新、招梅冰等一大批溶洲村革命青年骨干被抽派到县第一支前指挥部参加工作,成为新政权的干部。
村民齐心 传承红色精神
星移斗转,时间进入21世纪。为保护红色历史资源,招氏五世祠于2004年启动重修。溶洲井深村小组长招志权表示,当时村民们一呼百应,捐助金额达113万元,其中80万元用于重修祠堂。“当时是我们村民自己捐款重修的,大家都很积极地把这个祠堂修好,因为我们要保护好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招志权说。
重修后的招氏五世祠保留了清末岭南祠堂的建筑风格,祠堂内设展板介绍了革命志士和招氏一族的相关事迹。

图片

招氏五世祠内展板

在招氏五世祠的不远处,坐落着招富故居,招富曾在这里出生。革命斗争年代,招富曾和中共溶洲支部的同志一起为游击队筹集武器,这里就是当年他存放武器的地方。

图片

招富故居

溶洲村党委委员梁树钊说,溶洲村计划在招氏五世祠附近建立溶洲抗日斗争事迹展览馆,还原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预计展览馆今年内可建成对外开放。“我们计划通过这种方式让乡亲、子弟们知道溶洲有这样一段红色历史,学习革命精神。”


参观指南:

招氏五世祠: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溶洲井深村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