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顺德区库 > 新闻报道

“非遗+创意”点亮“云纱故里”

2020年顺德(国际)香云纱文创设计周系列活动在伦教天意莨园举行

2020-11-02 12:38:10 来源:珠江商报

  如何让国家级“非遗”香云纱得到传承和发展,让其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并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被称为“云纱故里”的伦教,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

  10月30日,一场香云纱盛事惊艳时光。2020年顺德(国际)香云纱文创设计周系列活动在伦教天意莨园举行。众多行业专家齐聚一堂,为香云纱的发展进行思维碰撞;美轮美奂的香云纱文创设计产品悉数亮相,为伦教的暮秋增加了一抹亮色。

  伦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少玲表示,活动旨在通过“非遗+创意,设计+生活”的形式,更好地让创意融入香云纱文化产品终端,让传统“非遗”回归现代生活,进一步引导行业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举办设计赛事

  诠释香云纱历史文化

  当晚的颁奖晚会上,年轻设计师梁健锋的《山脉》荣获2020年顺德(国际)香云纱文创设计大赛一等奖。这款酒店用品以香云纱为底,在产品表面设计出山脉形状,形成明显的层次感,表达出香云纱深厚的底蕴。

  香云纱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纺织品中的“软黄金”。伦教香云纱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晓亮表示,香云纱是一种有灵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里,“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浸润其中,具有珍贵而厚重的文化价值。

  基于这样的背景,近年来伦教在香云纱产业化过程中,不断引入设计和文创等元素,拉近香云纱与现代生活的联系,通过与人的互动提升其文化价值表达。去年,伦教香云纱协会举办了首届香云纱服装设计大赛,今年赛事内涵进一步扩展,升级为顺德(国际)香云纱文创设计大赛,要求参赛作品从更多角度诠释香云纱与生活的关系。

  赛事获得了空前的关注。截至目前,赛事征集官网浏览总量超过42.21万人次,线上全渠道关注流量破百万,征集到的作品超过千件,来自22个省份及美国、英国的上百所专业设计院校、设计机构和企业。作品涵盖灯具、摆件、服饰、家具等创意产品,实用且兼具艺术感的作品,连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苑洪琪也啧啧称赞。

  当晚,组委会邀请了5名知名学术界教授、设计师组成专家评审团,对17件入围作品进行最终评审,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一等奖获得者梁健锋表示,未来他会继续从事香云纱文创产品设计,希望能为香云纱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头脑风暴

  探寻香云纱来龙去脉

  文化是一个时间的概念,香云纱染整技艺从明朝永乐年间走来,岁月带给它的厚重与灵动让不少人为之深深沉醉,也是其一次又一次以大热姿态出现在世人视野的原因。不过,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局限,香云纱的起源在业界一直没有清晰的答案。

  当天下午,活动邀请了众多行业专家,围绕香云纱起源考证、香云纱标准对于质量保证的意义、香云纱价值的开发三个主题进行探讨。

  对于香云纱的起源,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副院长廖雪林表示,民间对香云纱的定义是真丝制造、薯莨染色、过河泥。薯莨染色源自沿海疍民,广东发达的丝织业又催生了真丝染整,过去顺德丝织业十分发达,因此香云纱可以在顺德及周边一带兴盛。

  其实,对于香云纱的起源,广东社会科学院教授、广东省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常委、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陈忠烈先生曾作过考证,并确认“大家公认晒莨染整工艺出自顺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纵然业界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多年来伦教在香云纱传承方面所作出的努力。2008年,伦教将香云纱申请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顺德香云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伦教香云纱”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对促进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大力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实现资源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李少玲说。

  事实上,一系列措施让伦教香云纱形成了产业,并一度蓬勃发展,闻名于外。如今,该产业更开始从传统的晒莨向全产业链发展。不过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一些质次价廉的香云纱,扰乱了香云纱市场秩序,降低了香云纱的社会评价,这让香云纱标准化备受业界关注。

  对于这样的市场乱象,广东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凌红莲说,一定要防止文创载体沦为小商品集散地,否则设计师的创新热情将受到冲击。广东省天意莨绸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梁益斌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不能让好市场低端化,搞成批发市场。”他认为,工厂可以保证生产质量,但是染整质量需要从源头抓起,“希望政府可以尽快制定染整技艺的标准,对晒莨行业进行严格管理。”

  事实上,这也正是伦教正在努力做的事情。伦教街道党工委委员陈妙妍表示,今年出台的《伦教香云纱行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包括了定价格和定标准“两定”,考虑到目前市场上缺乏可分级的香云纱品类标准,目前协会和相关专业机构正在努力,希望能够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引入量化指标,通过对原材料、工艺等多方面的审核,对香云纱的真假和优劣进行评定。

  多管齐下提升产业品牌

  打造“云纱故里”

  当然,伦教做的不仅仅是制定标准,去年以来,伦教采取了多项措施进一步促进香云纱染整技艺这项国家级“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去年9月,伦教出台了《伦教街道香云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暂行办法》,连续三年每年为香云纱行业提供约500万元的财政资金扶持;今年4月,又制定了《伦教香云纱行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确立了香云纱产业“一圈二定三度四端”的发展战略,争取到2022年,力促伦教香云纱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全产业链基本构建完善、“伦教香云纱”产业品牌进一步提升、伦教“云纱故里”地位进一步巩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展。

  在此基础上,伦教通过成立香云纱学院,开展香云纱人才队伍培育,包括开展染整技艺传承人梯队、香云纱创意设计人才、香云纱营销队伍培育,完善香云纱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人才体系;建设香云纱艺术馆,打造香云纱文化传播基地,以声光电等技术手段,配合香云纱面料、服饰,用现代数字技术宣传推广香云纱文化。

  目前,伦教还建成了香云纱线下交易平台。今年9月,以456蚕种场为载体,伦教建立了珠三角蚕桑科学馆,伦教香云纱展示交易中心、教学实践基地,名师工作室等,其中,伦教香云纱展示交易中心将力争发展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香云纱交易和产业创新设计中心,成为香云纱行业的新标杆。

  李少玲表示,系列的建设将助力伦教香云纱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也符合伦教香云纱产业“一圈二定三度四端”的发展战略,对伦教普及蚕桑科学知识和推动伦教香云纱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莫胜娜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