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顺德区库 > 新闻报道

17年潜心研发 煮出更好吃的饭

美的技术专家黄兵带领团队推动行业变革,实现从技术追随到全球引领

2021-05-31 15:57:33 来源:珠江商报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位于顺德北滘的美的全球创新中心,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技术专家黄兵17年如一日,每天都在研究如何煮好一锅米饭。

  在研发电饭煲之前,他首先将大米研究到了极致,不仅练就了闻香识米的本领,还和团队绘制出行业首张大米地图,匹配出2万多条最佳烹饪曲线。由黄兵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基于提高米饭消化吸收性关键技术电饭煲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不疯魔,不成活”诠释了黄兵对科研的追求。17年来,他见证了美的电饭煲从技术追随到赶超,再到全球引领的过程,感受到了顺德越来越大的科研舞台。

  2000多种大米都有最佳烹饪曲线

  自2004年大学毕业后加入美的集团,黄兵投两年的工作就是煮饭、尝米饭。作为一名学自动化的理工男,曾为此感到困惑。

  在“煮”与“吃”中,黄兵不仅要看外观,闻香气,品滋味,还要测营养、算热量,建立起米饭与电饭煲之间的联系。几年下来,他用鼻子闻一下就知道米饭做得好不好,能够精准判断出烹饪曲线上哪个参数需要修改,哪个环节要优化。“现在到餐馆吃饭,只要是陈米都吃不下去。”黄兵笑言,闻香识米已成为了他的神经记忆。

  2014年,美的投入4000多万元成立了专业的营养研究实验室,与江南大学开展联合研究。他们通过2年的大量实验,将米饭口感和营养吸收进行量化,建立模型。弹性、甜度、含水量等一个个指标量化之后,不再需要依靠人工品尝。而对于米饭消化吸收性关键技术的突破,也让黄兵和团队捧回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体现科技含金量的重磅奖项。

  对于电饭煲的研发,不仅涉及内胆材质、大米品类,还需要研究不同的气候、气压、区域使用习惯,以此作为依据制定最佳烹饪曲线。为此,黄兵和另外4名研发人员走遍全国田间地头,从贵州惠水到湖北京山,从到新疆伊犁到黑龙江五常,绘制成大米地图,详细收录了2000多种大米数据。

  “这些数据库成为我们后续研发最大的财富,电饭煲可以根据不同米种、不同环境等智能匹配烹饪曲线,以此达到最佳的口感。”黄兵说,研发团队目前已匹配超过2万多条烹饪曲线。

  引领行业的一次次变革与飞跃

  实验室内,从机械耐久测试,到极寒气温环境测试,再到营养调试,科研人员将每一项实验做到了极致。这些年,黄兵经手研发的产品超过60款,从IH、IH可变压力、AI智能煮饭机器人,再到低糖电饭煲,在一次又一次的技术变革中,黄兵既是亲历者,又是参与者。

  其中,多段IH电饭煲的灵感源自“柴火饭”。内胆是保证多段IH加热技术和智能焖香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黄兵带领团队先后用了7000多个内胆反复实验,最终实现了米粒双向720度翻滚、均匀平铺,达到了柴火饭的效果。

  米饭不仅要好吃,更要健康。黄兵从2017年开始带着团队研发低糖电饭煲。为了降低米饭中的还原糖,他们不仅引进了潮汐冲刷技术,还与北京协和医院,以及顺德本土医院联合进行人体机能实验。

  2019年,他们研发的行业内首个低糖米饭电饭煲正式上市。背后是近3000次试验、50余种米水混合配方、1000多天的努力。小小的电饭煲,包含了54项专利,2项国际专利,16项发明专利,也引来了不少同行的模仿。为了促进低糖电饭煲行业良性发展,美的联合行业协会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并力争将其提升为国家标准。

  如今,低糖电饭煲已经过三次的更新迭代,不断引领行业转型升级。而在过去,日本电饭煲长期处于领先的地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世纪90年代,美的通过与日本三洋合作,引进模糊逻辑电脑电饭煲项目,由此切入电饭煲领域。在2016年,美的收购东芝家电,将自主创新技术应用到日本国内市场排名第三的东芝电饭锅,实现了技术逆袭。

  在黄兵看来,只有注重细节、追求极致,在完美和品质上不惜花费时间精力,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做到产品领先。

  科研人员在顺德有广阔的舞台

  17年来,黄兵一路从电控工程师、开发部长、首席产品经理做到事业部副总经理。他表示,顺德十分重视科技创新,正是这样的氛围给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在美的全球创新中心,超万名科研人员在这里潜心钻研技术。其中有不少和黄兵一样,从基层成长为技术骨干,在顺德这片沃土实现自己的梦想。

  近年来,顺德实施“三核两高”战略、推出“科技创新十条”等,大力鼓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这不仅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也给科研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遇。”黄兵说,顺德是最早命名大城工匠的城市之一,在这里他享受到了税收优惠,购房补贴、子女入学等政策支持。

  此外,美的对于创新和研发有很大的包容性,既不吝投入,又允许失败、宽容失败,这里给予了科研人才足够的平台和机会去提升自己,贡献自己的价值。

  随着角色的转变,黄兵每天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变化,更多是从在技术的源头把握方向,完善事业部研发体系,搭建好团队。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扎根顺德,助力“科技顺德”建设。


作者:黄澄献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