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顺德区库 > 新闻报道

高质量发展“八大路径” 绘就顺德大良教育“新版图”

2020-10-09 17:29:46 来源:珠江商报

  开栏语:

  作为大良街道年度教育盛事,第八届凤城教育文化节于10月9日正式启动。活动将发挥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搭建多元化、立体化交流平台,全方位展示大良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多彩的校园文化特色和丰富的素质教育成果,呈现大良教育的整体格局与内涵风采。

  即日起,珠江商报将以“开创格局·同心筑梦”为主题推出系列报道,全程关注第八届凤城教育文化节系列活动,并借此解读大良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八大实施路径”所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敬请读者关注!

  核心提示:

  大良围绕精耕区域内科教文化首善区、精耕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教育新格局“两大发展目标”,以“八大实施路径”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整体规划、政策倾斜、财政投入等方面统筹部署,绘就立体鲜明的教育“新版图”。

  大良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版图”,既关注高速发展的总量扩容,更关注发展质量和结构协调;既重视加强供给满足需求,更重视教育资源合理分享与配置;既促进办学布局和理念的改善,更促进管理机制与人才结构的优化,展现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大格局。

  路径1: 高质量完善治理体系

  关键词:科学布局  管理提升

  聚焦科学规划,学校合理布局,硬件建设与软件发展并举,与城市发展同步;深化教育治理结构、教师管理和保障机制改革;坚持标杆学校与品牌竞争学校并重,科学推进优质学校与持续发展学校的建设同行。

  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大城思维,调整和优化教育布局,完善教育保障、提高优质学位供给、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体现中心城区教育发展定位。

  2019年,制定了《大良街道关于贯彻落实<顺德区关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明确改革发展目标重点。到2025年将持续投入约15亿元,对11所中小学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预计增加14500个中小学学位,新办、新建7所小区配套幼儿园。

  构建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科学制定大良标杆学校评价标准,引领不同层次学校向标杆学校建设方向发展。完善学前教育发展体制,大力发展公办性质幼儿园,探索普惠性幼儿园新型管理模式。

  组建街道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智库,对全街道教育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和宏观指引,对教育改革项目推进过程实行“下沉式”指导,整体优化中小学内涵建设,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路径2: 高质量创建教育标杆

  关键词:品牌创建 集团办学

  聚焦品牌创建,探索多种模式的教育集团和特色项目联盟办学。培育标杆品牌学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与升级,在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带的基础上,创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地。

  集团化发展是大良教育创新的重大举措,作为义务教育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重要改革实践之一,推动教育迈向公平、优质、均衡。

  目前,大良街道以西山和本原两所百年名校引领的教育集团,快速度、高起点解决区域内优质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实现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双赢,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优质教育圈。

  第八届凤城教育文化节系列活动中,第五届“凤城山长论坛”将展示西山和本原集团化办学成果,同时邀请专家为集团化未来办学贡献智慧。大良街道正加紧推动成立顺峰教育集团,探索由融通协作办学到九年一贯制办学的合作发展之路。

  集团化办学以“共研讨”“共资源”“共课程”实现办学质量整体提升的“共发展”。共享优质教师资源、打造集团精品课程(创客)、跨地区视频教研会议、集团教师科研课题讲座培训……教学与教研“一盘棋”统一行动成为办学核心。

  在西山教育集团,环城小学、李介甫小学进入顺德区优质教育行列。清晖校区并入后,从校容校貌到教育教学,从教师科研到学生素养,都有了质的飞跃。

  路径3:高质量优化资源投入

  关键词:硬件配套 环境提升

  聚焦规划引领,构建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学校及幼儿园布局;未来五年新建或改扩建13所中小学、幼儿园;推进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深化“互联网+教育”,打造智慧课堂。

  近两年,大良投入5.3亿元,新建成美中学和玉成小学,增加初中学位2100个,小学学位2700个;投入近2000万元,对20所中小学学校用电增容和空调线路进行改造;投入1000多万元,对中小学全面开展“厕所革命”工作。2020年,除顺峰幼儿园外,大良投入近4000万元新开办3所小区配建幼儿园(春华幼儿园、明雅幼儿园、江畔幼儿园),转制一所居村幼儿园(逢沙幼儿园),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530个,使大良学前教育学位基本达到平衡。

  目前,大良正在进行或计划开展的还有聚胜小学、五沙小学、逢沙小学、凤翔小学、聚贤小学、红岗小学,以及顺峰中学、梁开中学、凤城实验学校扩建工程。2024年前,将陆续建成4所小区配套幼儿园。

  路径4:高质量构建人才机制

  关键词:铁军打造 强师工程

  聚焦队伍建设,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导师团;实施强师工程,建立人才培育奖励长效机制,激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育新军。

  近年来,大良优化与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梯级路径,按照“新入职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骨干——教学名师”的培养路径,不断深化强师工程,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开展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探索智慧课堂模式,破解师资短缺等。

  为发挥名校长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大良开展第一届大良名校长、名师履职考核。与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合作,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的“凤城山长讲坛”,促进教育理念交流与名校长名师示范引领。

  大良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首届名师、名班主任研修班、“强基工程”高级研修班等,打造专业名师。通过多层次推动,近年来大良中小学教师获得区、市、省、国家级名师荣誉的达482人次,约占教师比例的19%。

  大良将进一步壮大教研团队,着力配齐紧缺学科、学校特色发展所需教师。坚持内培外引,加大名师名校长等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做好高水平教师的“增量”工作。

  路径5:高质量实施“壮腰”工程

  关键词:因材施教 持续培优

  聚焦质量提升,落实教育高质量攻坚行动;抓好初中“壮腰”工程,深化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分层教学,持续发现与培养拔尖人才;挖掘潜能,优化学生持续发展环境。

  从2020年起,大良街道将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打造标杆示范学校与标杆创建学校。其中400万元用于大良顺峰中学打造标杆示范学校,成美初级中学、梁开初级中学、凤城实验学校各200万元打造标杆创建学校。力争四所公办初中齐头并进、优化资源、提质增效,为大良各学区提供优质学位,实现全面发展。

  此外,还将投入一批资金改建初中教学楼、宿舍楼与实验楼,提升各初中功能场室硬件设施,提升中考考点标准化、现代化、规范化、信息化,为大良学子提供更加优质的成长环境。

  大良实施尖优生培养工程,建立“街道——学校——学生”的三级优生培养机制,街道利用凤城少年科创院等平台开展拔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训,学校建立优生培养导师制,加强中考科学高效备考,开展中考尖优生专项提升工程。

  路径6:高质量扶持学前教育

  关键词:增强普惠 公平共享

  聚焦学前教育,提升保教质量。进一步增强资金扶持力度,扩大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比例,增加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总量,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大良街道是目前全区学前教育公办园最多的镇街,形成了公办园多、等级幼儿园多、优质学位多、办园水平高等学前教育优势。近年来,大良连续六次被评为佛山市及顺德区学前教育发展先进镇。

  2020年,大良公办园由9家增至14家,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比例进一步扩大,小班学位相比去年增加近七成。未来几年,大良街道将有多所新建的普惠性幼儿园(含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

  为满足市民对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的需求,从2019年起,大良街道连续三年每年拨付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配套资金1000万元,着力打造标杆公办幼儿园,发展扶持居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推进强师工程建设。

  从2019年9月开始,大良大幅提高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待遇。在今年大良招收的100多名新教师中,将近一半是学前教育的“新鲜血液”。本届教育文化节将举行学前教育沙龙,集中展示大良幼教尤其是“后浪”风采。

  路径7: 高质量提升学生素养

  关键词:五育并举 特色发展

  聚焦内涵深化,五育并举强特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德育深化、体育固本、美育提升行动;打造大良素质教育特色品牌、优势品牌。

  多年来,大良街道中小学在体育、美育等方面特色鲜明,示范作用明显。在体育特色发展方面,大良24所中小学校中,拥有国家级体育项目特色学校称号的有8所,省级特色学校、推广学校8所,市级推广学校3所,区级推广学校1所。

  大良组建了高水平的科创教育骨干队伍。近年来,各学校机器人参赛项目共获得国家级以上冠军20次,一等奖以上16项;电脑制作竞赛93人次获得省级或以上奖项,58件作品获得全国奖;国际中学生信息及通讯科技大赛获得2金2银1铜奖项;获授WER中国教育机器人实践基地1个。

  大良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人才荟萃。其中包括中国美协会员2人,省美协会员10余人,顺德美协副主席2人,90%的美术专业教师均为顺德区美协会员。大良成立了中小学美术教师工作室,各校美术教育各具特色。如桂畔小学的剪纸与云上展馆、鉴海小学的美术创作、环城小学的动画动漫、世纪小学的纸工制作等等。

  在今年的凤城教育文化节中,篮球竞技赛、足球嘉年华、人工智能教育展、书画作品展等丰富的活动,将进一步展现大良学子的综合素养,体现五育并举、特色发展的素质教育风采。

  路径8:高质量推进理念创新

  关键词:家校共育 社会共建

  聚焦家校合作,推动机制创新;深挖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涵;构建“学校主导、家庭支撑、社会参与”工作机制,形成家校共育良好局面。

  家庭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大良积极创新学校、家庭合作机制,成立街道家庭教育指导组和工作室,通过深挖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涵,构建“学校主导、家庭支撑、社会参与”工作机制,形成家校共育良好局面。

  近年来,大良街道在开展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取得显著成效,被授予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街),全部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基地”验收。

  今年的凤城教育文化节将举办生命教育论坛,邀请广东知名教育专家、广州市名校及大良街道优秀德育工作者,以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等形式,分享家校共育先进经验、探索家校合作共育的模式和多元路径。


作者:黄文静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