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顺德区库 > 新闻报道

老旧社区如何缓解“停车难”?

顺德区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代表建议,促进提高社区交通管理水平

2020-09-04 17:56:26 来源:珠江商报

  9月2日上午,顺德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召开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座谈会,对陈植源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健全社区交通管理机制的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围绕缓解“停车难”进行交流献计,提高社区交通管理水平。

  社区停车难停车乱

  代表建议盼望解决

  据顺德公安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顺德区机动车年均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汽车保有量为94.27万辆。目前顺德汽车保有量与停车泊位比是2.48:1,停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顺德部分道路、内街小巷因此出现了车辆乱停放的现象,影响道路正常通行,堵塞消防通道。

  在今年6月召开的顺德区第十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区人大代表陈植源就健全社区交通管理机制提出了建议,直指当前群众普遍关注的停车难题。他认为,当前社区到了“一位难求”的地步,应继续推进城区建设立体停车场项目;“智泊”路边停车收费偏高,虽然周转率高了,但空置率也高了,车主纷纷挤进社区小街小巷,应合理规范停车收费价格,充分发挥停车收费价值杠杆调节作用;由于社区没有执法权,无力管理乱停车,管理部门应下沉执法力量并利用视频抓拍科技手段,加强社区道路交通执法管理。

  部门积极施策管理

  积极推广立体停车

  当天座谈会上,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和区交通运输局分别回复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朱勇军介绍,交警部门强化执法管理营造依法停车的社会氛围,规范停车秩序,并通过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进一步深挖停车资源,力求缓解城市道路停车难题。

  不过,交警执法管理只是停车管理工作的末端环节。交警部门建议,一方面应提高房地产项目停车位配套标准,另一方面应通过差异化的停车收费标准引导车辆合理有序停放,同时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换乘系统建设。

  区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金畅龙介绍,由于社区布局早期规划不足,现在难以腾出可利用空间进行车位设置。目前,顺德正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全区停车专项规划,并加强控规与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的衔接,引导停车场有序建设,鼓励在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立体停车模式,向空间要资源。同时,顺德正推进公共停车场、道路停车泊位的基本信息和动态实时停车数据统一接入佛山市停车场管理系统,将应用大数据分析,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停车服务,为制定停车行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据称,顺德将于2020年10月底之前完成道路停车泊位编码管理工作,撤销设置不合理和私自划设的停车位,并在今后逐步按照新的编码方案完成所有道路停车泊位的改造工作,促进停车位的规范管理。

  与会人员建言献策

  呼吁市民绿色出行

  缓解社区“停车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与会人员纷纷为此建言献策:政府应加大停车场建设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储备地、闲置地建设临时停车位;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增加泊位也难以满足停车需求,呼吁市民公交出行、绿色出行;整合执法力度,加大动态监控技术设备的投入,使广大群众树立规范停车意识,创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

  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主任饶林海表示,陈植源代表提出的建议反映了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政府应加强智能化交通建设,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社区应积极利用公共场地挖掘停车潜力,同时整个社会也要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树立绿色出行的理念。他希望各个部门继续办好代表建议,令人大代表满意,也令人民群众满意。

  对于部门办复情况,陈植源表示,部门缓解“停车难”的思路非常好,符合自己的期待,希望部门继续落实相关工作措施,让市民看得到行动成果。区人大常委会也加以重点督办,促进代表建议办理有成效,他对此比较满意。接下来,他还将密切监督代表建议的办复进展,并走访居民群众,积极向相关部门反馈群众的诉求。


作者:李文杰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