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勒流街道新城社区开展顺德百村行红色游活动,社区党委班子和党员骨干一行40人,走进北滘西海烈士陵园、碧江振响楼、黄龙村,聆听革命先辈故事,见证乡村发展新貌和幸福生活。
该活动由珠江商报社主办,是今年“百年征程·奋进顺德”红色游、顺德百村行等系列活动之一。
新城社区位于勒流街道东南面,由联结、锦丰、新埠三个管理区合并而成,辖区常住人口6900多人,异地务工人员28000多人。社区党委下设17个支部,现有党员250人,平均年龄约40岁。当天,新城社区党委书记陈伟忠带队,班子成员、各支部书记和股份社党员骨干等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大巴党校活动。
西海烈士陵园:观看文物缅怀先烈
当天上午9时30分,新城社区红色游一行来到北滘西海烈士陵园,他们扛着党旗拾级而上,在烈士纪念碑前集中默哀,敬送花篮,并绕纪念碑一周瞻仰,向革命先辈表达敬意。
随后,新城社区党员走进“顺德抗日战争文物陈列馆”观展。在第一展厅,大家看到了当年游击队战士穿戴的布衫、雨衣、背包,缴获敌人的机枪、军刀、铁炮等,一件件文物展示出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英勇。第二展厅布满图片、文献,场景模拟、实境虚拟,形象逼真地还原历史。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党员看到一封龙眼武工队写给伪乡级行政人员的警告信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顺德“反三征”的证据。
陈伟忠和大家一起观看文物展览,他说通过参观烈士陵园,学习党史,传承先辈革命精神,确实能帮助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能够帮助党员启迪思想,推动社区党委班子办实事、开新局,为家乡振兴凝聚士气和力量。
2020年,新城社区集体经济收入430多万元,主要来源于街道办财政下拨款、物业租金收入、土地租用费等。陈伟忠表示,目前,社区居委会的重点工作是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手抓。
碧江振响楼:聆听华南抗战教育史
北滘碧江振响楼,是珠三角一个典型的水乡村落祠堂。1938年5月,时任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到此,向避战疏散中的广雅中学师生作了题为《把握住抗战胜利的基本条件》的报告。
新城社区红色游第二站到达振响楼,振响楼接待人员以广雅中学碧江校址为代表,向大家解说出一段华南乡村抗战教育史。
在振响楼,叶帅曾向青年师生们提出:“我们中国正如大海茫茫,今日中国的命运,正处在民族革命的高潮中。我们不是得到自由,就是在这波涛中沉没。但是,这个命运是由我们去决定的。希望各位努力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求得中华民族的自由,努力前进。”
报告不仅激励了广雅,也振奋了碧江,令这段因抗战特殊时期结下的历史渊源成为华南教育抗战史的重要一页,如红色星火振响八方。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参观学习中,党员干部在叶帅讲话的巨幅画图前展开党旗合影留念,他们表示,通过参观碧江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可以学习和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前赴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的伟大历程。
黄龙村:见证乡村发展新貌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黄龙村视察。黄龙村两委干部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村党建要让群众更满意”的殷切期望,牢牢坚持党性原则,更加坚定夯实基层党建,加快农村发展振兴。
经过8年多努力,黄龙村正成为党委领导有力、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显现、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基层和谐稳定的发展典范村。目前,黄龙村拥有省生态村、市平安建设示范村等众多荣誉。
新城社区红色游最后一站来到黄龙村,接待人员带领大家参观扶贫协作农产品顺德展销中心、黄龙村党群直联室,走进党员教育基地张锡尧家庭。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基层党建,慰问张锡尧家庭,临别向其女张俭娜赠送学习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滘,在顺德引起强烈反响。顺德区委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要牢记执政为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记住共同富裕,为最广泛的人民群众谋幸福。
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北滘镇党委对张锡尧家庭房屋进行基本改造,以图片和实物形式还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龙村、慰问困难群众的场景,将其打造成为佛山市党员教育基地、顺德区党员教育基地。
新城社区党员干部参观张锡尧家庭,一张张照片还原当时场景,一个普通家庭的幸福生活和黄龙村的发展振兴令人感慨。洪家铃是新城社区一名年轻党员,她说,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也要在力所能及的本职岗位上为群众实事。
新城社区现时农业以养殖鲈鱼、生鱼、四大家鱼为主,种植以蔬菜为主;工业以五金、小家电为主,商业以零售业为主。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业经营、工资性收人、房屋出租等。陈伟忠表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社区党委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第一要务,努力把新城社区营造成为一个以人为本、乡风文明、生产发展、社会和谐的社区,各项工作和经济发展得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