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顺德区库 > 新闻报道

五月出游,致敬顺德劳动者 ▏佛山市产业工人非遗打卡游

2021-06-28 10:03:40 来源:佛山电台
水牛奶制成牛乳片有什么秘诀?
香云纱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吗?
“软黄金”香云纱的染整技艺有什么特别?

所有答案,都在2021年5月15日出发的
“佛山市产业工人非遗打卡游——顺德站”

图片

佛山市工人文化宫秉承新时代服务产业工人宗旨,关爱佛山产业工人!由佛山市工人文化宫主办的“佛山市产业工人非遗打卡游——顺德站”,5月15日出发,致敬劳动者!产业职工们深入凤城老字号周大娘牛乳,体验牛乳制作传统技艺。打卡国家级非遗项目:香云纱染整技艺,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

“佛山市产业工人非遗打卡游”活动是由佛山市工人文化宫主办,各区总工会协办。活动精选佛山五区特色非遗项目,从3月持续至12月,全年共开展10场特色打卡游活动,惠及职工500人。通过活动,丰富职工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产业工人进一步融入本土文化生活。入选本次非遗打卡游活动的非遗项目均是佛山五区的特色非遗项目,如禅城的木版年画、南海的九江双蒸酒酿制技艺等。

牛乳制作技艺

牛乳

牛乳,始创于明代,是顺德名特产,被誉为“东方芝士”。大良牛乳的味道咸而甘香,清热袪火,通常都与广东粥混合一起吃,也有人冲热水喝。

问:水牛奶制成牛乳片有什么秘诀?
答:制作牛乳是在水牛奶里混入食醋和食盐,使牛奶蛋白凝固,后再用模压制成比较脆的圆片状,再与盐水一起入樽保存。

图片

一堂大良牛乳的历史故事课

图片

亲身体验牛乳制作的非遗技艺

图片

产业职工利用模具制作牛乳片

图片

师傅现场演示技艺,一压一“飞”,干净利落

活动深入顺德区非遗传承基地、凤城老字号周大娘牛乳店。通过学习牛乳的历史,体验动手制作牛乳的乐趣,让产业工人了解本土传统美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里的工匠精神,让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染整技艺

香云纱

香云纱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用天然植物薯莨汁液浸泡、日晒、并凃上广东顺德伦教本土特有的河泥染整而成的丝绸面料。成品香云纱的两面分别为黑色和咖啡色两种不同的颜色,黑色面光亮滑爽如皮革。
问:香云纱名字是怎么由来的?
答:香云纱,原名“响云纱”,是因为它穿起来凉爽、耐用、细腻,不用肥皂浆洗,晾起来很快就干爽,而且穿起来有轻微的响声而得名,后来大概是“好听”,才慢慢叫“香云纱”。
问:香云纱染整有哪些工序?
答:香云纱染整过程繁复而古老:用天然植物薯莨汁多次浸泡、晒莨及反复封莨水,煮绸,摊雾,过乌(过河泥),封莨水等30多道工序,整个过程工艺考究,堪称“精雕细琢”。

图片

产业职工于香云纱成品馆前合影

图片

零距离感受香云纱成品的独特魅力

图片

顺德本土特有的河泥,是香云纱染整的秘密所在

图片

亲身上阵,参与香云纱的“日晒”工艺

图片

烈日下,产业职工依然热情不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染整技艺,至今仍然保留着全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产业职工们来到香云纱博物馆,通过参观香云纱染整工场、过泥坊以及香云纱成品展厅,了解香云纱整个生产过程及历史缘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劳动之美。

佛山市工人文化宫

图片

佛山市工人文化宫有效搭建畅通和谐的政企沟通桥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增强对职工、群众的公益性、服务性,做强文化服务主业,助力佛山市企业做好企业职工文化搭建工作,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更好地为基层和职工服务。
本年通过开展100多种职工系列公益培训课程、职工羽毛球公益培训、心灵驿站系列课堂、专题心理健康讲座、个案心理咨询、职工综合素质拓展活动、职工联谊交友等活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让佛山市产业工人享受到政府实惠。更多公益文体活动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佛山市工人文化宫”。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