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顺德区库 > 新闻报道

顺德勒流:村改大手笔 “点睛”新龙眼

勒流街道龙眼村借力村改,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龙文化村”

2020-12-19 10:40:01 来源:珠江商报

  “以前这里是一块闲置地,杂草丛生,现在建了公园,环境好了很多。”勒流街道龙眼村村民吕玉娇口中的公园,是今年10月完工的龙眼体育公园。公园十分开阔,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儿童活动区、休闲健身区等功能场地一应俱全。吕玉娇告诉记者,早上5点多就有人来公园跑步,晚上更加热闹,很多村民出来散步。

  与吕玉娇一样,谈及村里的变化,很多村民脱口而出“环境越来越好了”。伴随村改的推进,龙眼村人居环境的提升看得见、摸得着。旧厂房拆除了,原址上正建起一栋栋现代化工业厂房;龙文化展馆、公园建设、入村景观提升等工程陆续完工,“龙文化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点睛”村改之舟,赋能乡村振兴。借力村改,龙眼村紧紧围绕省级非遗“龙眼点睛习俗”,谋划打造“龙文化村”,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文明乡村。

  改得快  集体收益实打实

  龙眼村位于勒良路与凤翔路交会处,村内一涌环绕、三丘卧立、八桥古韵、十景生辉,处处散发着千年古村古朴而又清新的水乡韵味。优美的环境、闻名远近的省级非遗“龙眼点睛习俗”等文旅资源,一直吸引着区内外游客到龙眼村一探究竟。

  然而,破旧低矮、环境脏乱差的村级工业园区,不仅影响着龙眼村的村容村貌,也与古韵水乡的氛围格格不入。龙眼工业区开发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初,大部分厂房建筑以锌铁棚为主,小五金、汽车配件、纸品、纺织等产业五花八门,安全隐患、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适逢顺德区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龙眼村紧抓机会、顺势而为。龙眼工业区改造项目总面积689亩,划分成A、B、C、D、E、F六个区,采取挂账收储、企业自改、复绿复垦等多模式相结合,分期分批推进改造。龙眼工业区改造项目纳入勒流街道重点建设的新发展理念超千亩主题产业园“顺德(勒流)智慧家居产业园”建设范围,未来将以智能家电、智能控制为主导产业,聚焦智慧家居等新兴业态。

  改造方案获得了龙眼全体股东的大力支持。2019年8月18日,龙眼工业区一期(A区)升级改造实施方案以全体股东97.3%的同意率顺利通过表决,10月24日项目正式开拆;12月29日,龙眼工业区二期(C、D、E区)改造实施方案以全体股东95.6%的同意率通过表决。

  龙眼工业区一期项目地块面积约175.24亩,通过挂账收储模式出让。今年7月13日,该地块由广东集龙产业园有限公司成功摘得。4日后,顺德(勒流)智慧家居产业园一期(集龙产业园)正式动工,跑出了顺德村改“加速度”。

  当前,集龙产业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项目工程施工方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项目技术总工陈红宾介绍,集龙产业园项目建设分两期推进,一期工程包括一栋八层高的办公大楼和两栋六层楼高的商品厂房,预计年底可以全部封顶。同时,二期工程正在加紧规划设计,集龙产业园招商中心也即将对外开放。

  随着一期项目的快速推进,龙眼股东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村改红利,每股35350元的股份分红。未来,集龙产业园项目建设完成后,龙眼村集体将获得4.3万平方米配建物业(3.5万平方米商品厂房+0.8万平方米生活服务类工业配建),预计可以为龙眼股份社带来每年877.2万元的收益,股东每股每年收益增加1589元。

  与此同时,勒流街道在12月初召开了项目招商推介会,对外推介龙眼工业区二期项目等多个项目。根据二期改造方案,改造后,龙眼股份社将获得2.8万平方米配建物业,每年每股分红将增加1217.6元。

  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期和二期地块总面积为384.3亩,改造后预计每年能为股东带来每股近3000元的分红,相当于龙眼股份社全年鱼塘租金收入产生的分红,效益十分明显。

  目前,龙眼工业区二期项目处于企业协调清退阶段,B区企业自改项目也计划开展方案表决工作。前段时间,吕能辉在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当选龙眼村党委书记,他表示,新一届党委班子将继续紧抓村改工作,加快推进村改项目落地,为龙眼村带来新产业、新环境、新面貌。

  创未来  打造“龙文化村”

  村级工业园改造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高质量发展,一头挑着乡村振兴。在区、街道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龙眼村紧紧围绕省级非遗“龙眼点睛习俗”,谋划打造“龙文化村”,将“龙文化村”规划打造与龙眼工业园区改造有机结合,服务产业升级,推动乡村振兴。

  今年,勒流街道和龙眼村围绕“龙眼点睛习俗”核心文化资源,通过挖掘和梳理龙眼村历史文化、丰富龙文化内涵、开展文旅产业规划等多层面联动,统筹推进龙眼村“龙文化村”建设,以此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推动文化振兴、乡村振兴。

  7月17日,在顺德(勒流)智慧家居产业园一期(集龙产业园)正式动工当日,龙眼村龙文化展馆正式揭幕,开门迎客。龙文化展馆的落成,有力推动了龙眼村“龙文化村”建设,也为促进龙文化在顺德这片土地上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搭建了新的载体。

  此外,龙眼太尉庙提升改造工程、环村涌疏浚工程、入村景观墙的建设陆续完工,环村涌景观提升工程、龙眼村文旅项目规划等工作也在有序推进着。“龙文化村”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如今,游客来到龙眼村,已经能够循着一条较为明确的观光路线游览龙眼,感受“龙化大地 千年古村”的生态美、人文美以及浓厚的龙文化气息。从龙眼市场公交站下车,沿着龙眼体育公园、龙眼湿地公园往村里走,沿途感受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继续深入,到村史馆了解龙眼村的历史,再到附近的老人活动中心“德康园”看看龙眼村长者们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探寻龙文化的朋友们,可以到点睛台、太尉庙、龙文化展馆走一走;最后在龙眼村享受一顿美味的私房菜。

  市民游客能感受到的美好,龙眼村民体会更深。因为丈夫左腿行动不便,今年8月开始,梁顺芬陪伴丈夫到德康园做理疗。慢慢的,即使没有理疗服务的日子,夫妻俩也会来德康园走走,后来干脆在德康园爱心饭堂吃午饭和晚饭。在这里,不仅有5元一顿的长者爱心餐,还有门球、篮球、乒乓球等运动场地,以及画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梁顺芬笑着说:“长这么大,最高兴就是现在,有吃有玩,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在吕能辉看来,村改不仅能大大提升集体经济收入,还能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龙眼村的振兴发展带来人才和机遇。他认为,污染企业被环保企业所取代,村里的空气、环境会越来越好,同时新兴产业的进驻,能够带来就业机会,把人才留在村里。久而久之,村里的商业经营氛围、文化活动氛围会愈加活跃。

  村改促进产业振兴,从而带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吕能辉表示,未来的龙眼村,应该是一个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地方,适宜居住、工作和游玩,让村民感到幸福、让企业员工有休闲空间、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接下来,龙眼村将抓紧推动“龙文化村”整体概念方案的进一步落地,同步推进文化挖掘、硬件提升和文旅产业规划等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文明乡村。

  故事

  做好宣传沟通工作

  业主签下清退协议

  在龙眼工业区一期项目推进阶段,定居加拿大的潘顺根接到一个来自顺德勒流的电话,得知龙眼要进行村级工业园改造,征求业主清退厂房的意见。“村改是什么?”心里存疑的他,在电话中与村改干部数次沟通后,约定时间回国面谈。详细了解清楚后,潘顺根签下厂房清退协议,以实际行动支持勒流村改工作。

  这是龙眼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推进过程中令人感动的一幕。除了业主的大力支持,龙眼村民也是村改的“拥趸”,龙眼工业区一期、二期改造实施方案均以高投票率、高同意率表决通过。

  感人举动和漂亮数据的背后,有着龙眼村改铁军的责任与担当。

  为了给村民讲清说透村改,龙眼村改铁军主动学习、学懂弄通,在宣传过程中抓住村改政策解读和改造方案宣传两个关键,重点阐述村改前后的对比,巧用全面、详细、清晰的数据来说明村改带给集体、股东的收益,争取更多的股东支持。

  同时,不断拓宽宣传途径,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议事协商委员会会议征集意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向村民传达相关政策和方案;按组分批召开股东户代表会议,解读村改政策、宣传改造方案的同时,设置互动环节,让股东户代表了解得更加清楚深入。

  通过广泛宣传和入户解说,村民、企业主对村改的认识实现了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记者手记

  村改下一站

  龙眼新发展

  龙眼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宜人的人居环境。每隔一段时间造访龙眼村,都会有新的发现。村改,为龙眼村带来了什么?

  村改,为股东带来了分红,为村集体带来了可以生钱的物业,也即将为龙眼带来崭新的现代化工业厂房,以及智慧家居等新兴产业。对于股东而言,分红就是实打实的收益,或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对于龙眼村而言,村改是促进产业振兴,从而带动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一根扁担。

  紧抓机遇,大步向前。村改也像是长途行进中珍贵的“加油站”,龙眼村抓住机会,为乡村振兴的列车蓄满了油,充满力量奔向前方,带着新的发展抵达下一个补给站。


作者:陈培仪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