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顺德区库 > 新闻报道

在残障人士心里建起“小花园”

顺德星宇社工推出“结伴同行”园艺治疗项目,帮助残障人士积极面对人生

2021-05-20 11:13:02 来源:珠江商报

  空闲的时候,大良近良社区居民豪叔会拄着拐杖走到500米外的近良社区残疾人康复站,为站点周边的小花园浇水。小花园是去年建起来的。去年,佛山市顺德区星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称星宇社工)以其残障综合服务为基础,推出了“结伴同行”园艺治疗项目,希望通过实体花园的搭建,在残障人士的心里搭建起一个“小花园”,帮助他们以阳光的心态面对人生。

  通过园艺治疗助残障人士融入社区

  2015年,在大良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的指导下,近良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启动。该站点的运营由星宇社工承接,主要为近良社区以及周边片区的残障人士及其家属开展服务,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残障人士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伤健共融。

  在此基础上,去年,星宇社工推出了“结伴同行”园艺治疗项目,因应残障人士“身、心、社”康复需求,通过园艺种植和管理、干花手工制作、情绪训练等内容,提升残障人士心理、认知、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减缓残障人士负面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融入社区,实现从肢体到精神的康复。

  园艺治疗的载体是组建一个实体的小花园。经过与近良居委会的沟通,小花园选址就在近良社区残疾人康复站两边。经过一年来的打理,如今小花园已经成型,花草郁郁葱葱,配以美丽的墙绘、轮胎绘画,显得生趣盎然。

  星宇社工残疾人服务社工督导蔡丽霞介绍,目前小花园的轮胎是热心人士捐赠过来的,上面的绘画由义工完成,花草则由残障人士参与打理,“小花园的建造吸引了周边邻居的注意,他们知道这个项目的意义之后,会将家中多余的盆栽捐赠过来,美化社区的同时,帮助残障人士”。

  引导残障人士拥有积极向上的情绪

  近年来,园艺治疗法在国内外开始流行。研究发现,“园艺疗法”能够减缓心跳速度,改善情绪,减轻疼痛,对病人康复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而改善残障人士的情绪是星宇社工推开这个项目希望达到的效果之一,希望借由实际接触和运用园艺材料,达到让残障人士纾解压力与复健心灵的目的。

  “为此,在小花园打造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的花草尽量显得色彩斑斓。”蔡丽霞说,通过不同色彩的搭配,让亲手打理小花园的残障人士感受到花草身上那种蓬勃的生命力,“我们也会通过一些课程去引导,让服务对象拥有更积极向上的情绪”。

  一些服务对象逐渐因为这个小花园而发生改变。蔡丽霞介绍,一些残障人士会从家中拿来花草充实小花园,有些对花草种植颇有研究的残障人士也会主动担任指导,帮助别的服务对象种植。目前,小花园已经完全交给残障人士打理,每天都会有人前来为花草浇水施肥。

  豪叔则是改变较大的一名服务对象。豪叔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现在只能依靠拐杖步行。经过在康复站进行的五年康复治疗,豪叔的心态越来越好,在社工开展的园艺小组中,他主动提供了花草,节假日他也会拿着矿泉水瓶,拄着拐杖到小花园帮忙浇花施肥。在社工的鼓励下,他甚至在自家阳台上也栽种出一个小花园,每天浇水施肥,感受花草的灿烂和生命的美妙。

  帮助更多的“豪叔们”搭建自己的小花园也是这个项目要做的事情之一。蔡丽霞介绍,他们希望将康复站旁边的小花园作为切入口,从关注残疾人本身的需求,向关注残疾人及其家属以及人居环境等多方面的需求转变,帮助残障人士打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莫胜娜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