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顺德区库 > 新闻报道

顺德:陈村花卉世界万亩公园规划征求社会意见

这一朵“兰花”问你爱不爱?

2020-12-22 14:27:39 来源:珠江商报

  规划为了人民、家园人民共建!陈村花卉世界万亩公园规划方案近日在“规划顺德”平台正式上线了。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邀请每一位关心顺德规划的市民网友,为陈村花卉世界万亩公园规划建设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聚合力、绘蓝图,共同推动顺德科学规划工作。

  一园一策规划编制

  引领万亩公园建设

  陈村花卉世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在建的佛山地铁2号线在本基地内设有两个站点,直通广州南站。基地面积约1.83万亩,是佛山市16个万亩公园之一,涉及到6个行政村(潭洲村、大都村、庄头村、仙涌村、绀现村、弼教村)。

  素有“千年花乡”美誉的陈村,是拥有300多家国内外著名花卉企业的集聚地。其中,陈村花卉世界拥有独特的花卉种植园基底和有别于普通农田的生态系统风貌,在资源禀赋上拥有“乡村+花卉+美食+特色文化”的组合资源优势,其花卉产业声名远播,不仅是广佛都市圈逢年过节采购花卉的最佳去处,也是全球园林花卉交易的集散地。因此,陈村花卉世界被视为具备发挥生态综合体作用和成为休闲游憩体验体的潜质。

  不过,陈村花卉世界目前也存在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例如内部交通缺乏联系,整体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风貌不成体系,缺乏独特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引导和强有力的运营支撑。

  为此,陈村花卉世界万亩公园的规划建设将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结合陈村花卉世界的特色产业和生态基底,统筹区域内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因园施策,加强与公园内已有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等衔接,以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为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这也是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全面落实万亩公园建设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佛山市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发挥“一园一策”规划编制的引领作用。

  产游结合振兴乡村

  营造花乡慢生活

  陈村花卉世界万亩公园的规划建设将着眼于生态策略、产业策略、产品策略和品牌策略四个方面,产游结合,以花卉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建设“花园即家园”的广佛都市圈花乡慢生活。

  在生态策略上活化生态空间——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系统服务集成,构建多功能、相连通的生态网络,增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效应,构建生产(花卉产业)、生态(生态休闲)、生活(乡村振兴)“三生空间”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

  在产业策略上创新赋能——通过跨界的创新,将文化与创新活动注入产业发展区,带动苗木种植区的一产、三产乃至二产的互动交融,激发园区的经济活力,提升园区的经济收益。

  在产品策略上挖掘特色产品——产游结合,延展花卉产业链,植入休闲游憩体验场景,打造“全天候+全季节”的多元休闲体验产品。

  在品牌策略上引领花园式乡村新风尚——通过观光巴士、水上巴士、漫步道系统等多样的休闲体验方式,串接花产、花境、花乡、花游四大主题组团。人行与自行车的慢行步道系统,结合串联的不同趣点,形成不同主题风格的趣游路径,展现陈村花卉世界花园式岭南乡村新风尚。

  “兰花”造型美丽绽放

  “花承万物”处处是景

  陈村花卉世界万亩公园的规划建设将以“花承万物、生态图谱”为主题,围绕陈村“大花卉”品牌建设,修复生态环境、活化生态空间,以“花卉+”为产业创新赋能探索路径,打造特色生态休闲产品、探索“三生”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有趣的是,规划方案将花瓣造型与趣径系统相结合,局部发展复合嵌套游线,形成“兰花”造型大地景观,在视觉上直观展现了“花承万物、生态图谱”的主题。

  规划拟形成“一轴、三核、四组团”的功能空间布局。一轴为产游结合发展轴,依托花卉产业发展,打造“全天候+全季节”的多元旅游体验;三核包括生产交易核,新品花卉研发核和休闲游憩体验核;四组团包括花产、花境、花乡、花游四大主题休闲游憩组团。

  其中,趣径设计借用“公路花园”的理念,趣径干道沿路采用花境花带一体化设计,支路趣径采用小微花境花园模式,鼓励企业、农户主动分包,个性化创造,既是企业商户对外宣传的窗口,也是万亩公园对外的特色景点。全园趣径建设形成了花神主题道、田园体验道、岭南文化道、休闲滨水道四大主题,涵盖了花卉大道、庄头村和仙涌村美丽乡村项目、陈村镇内岭南乡村文化景点、碧道工程和滨水景观带等空间载体,全方面展示千年花乡的城市风貌、产业特色和文化内涵。

  温馨提示

  即日起至2021年1月4日,市民可登录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官网(网址:http://www.shunde.gov.cn/zrzy/),点击“规划顺德”平台,进入陈村花卉世界万亩公园规划意见征集页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为城市规划助力。


作者:李文杰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