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人工智能“加持”,未来城市会是什么样?许多人会想到现下流行的“风口”——人工智能,以及由人工智能带来的一系列联想:城市智能治理、智能交通、智能社区、智能家庭……
这样的场景未来就能实现。18日,区村改办、村改协会组织30家企业赴上海考察调研,学习上海在现代主题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产业发展扶持、集聚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考察团首站走进知名服务机器人生产商达闼科技公司,人工智能广阔的应用前景让团员们惊呼“技术创新让智慧城市从想象变为可能!”
云端应用
能消毒能测温还能跳舞
在上海闵行区马桥镇中青路上,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生产工厂,更像一个科技感十足的展示空间。这边,送货机器人正在提醒你是否方便为他让道;那边,机器人正把咖啡从柜台取下递给你,“一时兴起”的它还能为你来一段热舞助兴。
这样的应用场景让顺德企业考察团惊喜大呼“太神奇了”。与以往工业机器人的“高大威猛”不同,这里的机器人都显得十分轻巧。达闼科技上海公司负责人吴兴贵介绍,服务机器人的关节多达40多个,能做开门、递水等简单却精准的动作,还拥有感知运动并精确回馈的能力,关键在于智能柔性执行器。柔性技术使得机器人的手指灵动自如,不但精准抓取不在话下,就连玩剪刀石头布也完全没问题,穿针引线也能轻松完成。
今年3月,武汉最后一个方舱医院休舱时,医护人员纷纷与一台机器人合影留念。这名机器人和11名战友,在方舱24小时待命,机器人的大脑连接着5G网络,一套大数据疫情管理系统为医护人员搭建起“智能方舱”。消毒清洁、送药送餐、测温巡查样样在行,导医咨询、监测体能、领舞跳操也是“小菜一碟”,有效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保障了医护人员身体健康。
在上海,这些机器人的兄弟姐妹今年大规模“出生”了。从接到命令到部署交付,达闼科技团队只用了6天,之所以能快速奔赴疫情防控一线,核心原因是这些机器人都有“云端大脑”。简单说,服务机器人的大脑,也就是把机器人的控制部分放到云端,经过高速的专网下达命令,速度将更快。机器人的小脑,也就是关节控制则“下放”。给机器人自己管理,不仅可以使机器人更加高效,还可以降低单个机器人的生产和运营成本。
“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商。”在达闼科技上海公司负责人吴兴贵看来,达闼创造出一套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紧密连接的基础智能架构。任何机器人都是服务的实施者,开发者则根据需要进行AI应用的定制化开发,类似智能手机上的各种 APP,新的功能只需从云端发出指令就可以实现柔性升级。
在5G网络下,云端智能机器人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看到、听到的信息变成知识,而且可搜索、可关联、可推理。比如炒菜机器人,通过云端大脑实时更新数据库,使机器人能快速、准确地模拟动作,烹调出一桌美味。
集聚发展
催生千亿人工智能产业
作为新基建重要领域之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达闼科技联合创始人、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兵介绍,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日本发那科、瑞士ABB、日本安川、德国KUKA,都已经在上海布局。当前,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尤其是伴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家用、医疗以及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持续增长。随着AI产业的发展,上海也将成为服务机器人的前沿阵地和产业中心。
作为今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占地243亩、总投资超过35亿元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达闼新镇”今年在闵行区马桥镇开工。按照规划,项目用于建设智能机器人柔性执行器的生产、研发基地机及配套服务中心。“‘达闼新镇’的新字就体现在产业新、模式新。‘达闼’二字,源于科幻片《星际迷航》系列里面一款名叫‘Data’机器人的谐音。我们期待,家庭保姆型的‘Data’将真正从这座新镇走进千家万户。”汪兵说道。
这是达闼机器人在上海闵行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打下的第一根桩基。在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约15.7平方公里的区域里,可供产业用地超过2500亩。其中,产业创新发展区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智能运载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新硬件系统等“四智”产业,孕育若干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力争到2021年产值突破200亿元,2024年产值突破500亿元,2028年形成千亿产业规模。
科技武装
健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
智能制造成为“风口”聚集地,机器人产业凭借丰富的应用场景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在机器人产业布局上,顺德表现出超前的视野,提出将机器人产业培育成两千亿级产业集群,引领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加速形成。据统计,顺德目前已拥有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企业逾80家,涌现出隆深、嘉腾、利迅达、安川美的、三合5家超亿元产值的机器人本体及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全区机器人产销量占全国超过2%,意味着全国生产销售50台机器人中,就有1台来自顺德。
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多次强调,顺德要建设新时代广东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数字化建设,率先运用5G武装产业,推动5G全面覆盖现代主题产业城,发展数字经济,深化智慧交通、智慧民生等领域建设,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事实上,美的、碧桂园、云控照明等顺德企业已和达闼机器人建立合作关系。美铭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美的置业)是最早参与顺德村改工作的企业之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5G智慧社区、智慧家居的研发应用。公司总经理吴勇表示,智能产品之间、智慧家居与智慧社区之间系统割裂,是目前智慧家居行业最大的痛点,“在推进智慧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行业里甚少有基于集团层面对于智能家居体系进行推动的企业,而相应的配套服务商,市场上也几乎没有。整合第三方优秀软件/硬件能力,建设智慧科技产业园区,达闼机器人无疑是优质的合作伙伴。”
对科技发展的憧憬点燃了顺德企业的热情。“抢麦”发言的广东科奥安全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裁单曦直言,公司从事安全管理行业培训,对于设立应急救援培训考核体系缺乏量化指标,往往花费了很多精力却达不到培训效果,“我们现在已经引入VR场景设计,如还原爆炸场景来进行应急演练,如果能建立云管理平台,运用机器人模拟VR培训,这将大有可为。”
区村改办副主任潘民权表示,此次来上海学习“开了眼界”,看到了科技发展的力量。顺德制造业发达,产业配套完善,北滘首个千亩现代主题产业园区改造,聚焦机器人、智能装备、智能设备三大领域打造机器人小镇,汇聚上游供应商集聚智能装备产业集群,配套高端生产性服务等业态,“诚挚邀请达闼机器人到顺德发展,参与现代主题园区建设,AI、5G等高科技与顺德产业链的结合,在市场上将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