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涌水体变清了,休闲活动空间变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我希望村民的生活方式和共建家园的意识还要提升。”11月18日上午,在美丽的千年花乡陈村镇仙涌村举行的“整治人居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代表在线”现场交流会上,村民代表邵炎钿说出了群众的普遍心声。
当天上午的“代表在线”陈村专场现场交流会上,陈村镇人大副主席杨瑞华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一起“上线”,探讨市民网友普遍关注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农村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美丽田园建设等热点问题,凝聚多方智慧共商人居环境整治良策。本次活动由顺德区人大常委会、陈村镇人大办共同主办。
每年投入3000万元激励村居整治人居环境
陈村镇农业农村办党支部书记区千烊介绍,陈村举全镇之力,全力以赴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每年投入3000万元的竞争性扶持资金,调动村居积极性,支持村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仙涌村是其中的积极推动者,也是受益者。该村积极申请上级资金,推进了24项村民关心的民生工程。另外经村民代表表决后,从经联社提取50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推动“自己家园自己建”。
仙涌村党委第一书记何永坚介绍,近年来,崇尚“耕读传家、美丽仙涌”的仙涌村加快了美丽田园建设,完成了3800米基耕路硬底化、1.5公里河涌清淤、100多个棚舍改造,提升了田园雕塑景观,改善了农民耕作环境,让田园变成公园,建设了交通便利、环境舒适的家园。村民也积极参与建设,配合搬迁占道的盘桔,使美丽田园项目顺利推进。
仙涌村是陈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区千烊介绍,以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改造厕所、河涌治理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经在全镇全面展开,用“五个美丽”行动统揽全局,高标准、高质量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村民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
在“代表在线”现场交流会上,各级人大代表们就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更好建设美丽家园积极建言献策。村民代表们也纷纷提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心声诉求。
顺德区人大代表朱礼驹认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的过程中,近年来,陈村镇周边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例如打造了潭洲水道绿化景观工程,村民的休闲活动空间也不断扩大。以前,村居河涌水环境不断恶化,但近年来经过截污工程后,水质正在不断改善。农村房前屋后积累多年的垃圾也做了彻底清理。他建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村民能认识到这项工作给生活空间带来较大改善的预期,也呼吁村民们“自己家园自己建”。另外,随着陈村迎来轨道时代,人才也将不断进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要考虑如何把高端人才留下来。
政府工作成效好不好,村民说了算。仙涌村民代表邵炎钿提出,她明显感受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提升了生活质量,农村生活环境有些地方甚至好过镇面。不过,村民总体素质有待提升,生活方式要改进,不能停留在随处丢垃圾等着别人清洁的落后观念,而是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积极投身美好家园的建设中。
杨瑞华认为,此次“代表在线”活动加强了人大代表与村民的互动,也拉近了政民距离,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在会上提出的宝贵意见,事实上也是各个村居基层治理的共性问题,有助于让职能部门和村居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
杨瑞华表示,镇人大也会当好当地人居环境整治的推动者、宣传者、监督者,利用新媒体拓展民意收集渠道,广泛收集和采纳各方的意见建议,并针对建设美好家园的重点难点领域加大监督,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调动各方资源更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镇人大也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村民群众“自己家园自己建”的主人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