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顺德区库 > 新闻报道

顺德区农业农村局持续“亮剑”守护农产品质量安全

以利剑震慑违法行为 以改革强化源头监管

2020-12-25 09:21:11 来源:珠江商报

  原来餐桌上每一块美味的猪肉都是历经“千辛万苦”才“上得了桌面”的。跟随顺德区农业农村局开展的“利剑2号”行动,记者看到了一张严密的覆盖禽畜养殖、屠宰各环节的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监管网,稳稳地兜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明察又暗访,执法“不手软”

  今年7月,顺德区农业农村局根据上级部署开展“利剑”行动,以严执法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利剑”行动根据不同的重点对象、重点产品,重拳出击,同步推进“利剑1号”“利剑2号”和“利剑3号”行动。

  其中“利剑2号”行动以猪肉、牛肉为重点产品,以生猪养殖场、生猪为重点对象,按规定落实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强化生猪屠宰日常监管,推进生猪屠宰场标准化建设,严厉打击生猪养殖非法添加瘦肉精、屠宰环节非法屠宰病死猪等违法行为。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执法负责人介绍,自“利剑2号”行动开展以来,区农业综合监督所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养殖屠宰各个环节的监督执法检查,检查养殖场养殖档案,查看是否存在使用“瘦肉精”等禁用药物等违法行为;检查各检疫申报点工作质量,通过倒查检疫合格证明的方式,严查伪造、变造、转让、倒卖、违规出具动物检疫证明等行为,严防病死猪肉流出;屠宰场监管方面结合屠宰行业改革要求,开展屠宰企业突击检查,严厉打击屠宰环节添加“瘦肉精”、注水、或者注入其他违禁物质的行为,同时积极收集案件线索,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猪、死因不明猪、不按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等违法违规行为。可以说,从饲料监管,到养殖过程,再到屠宰上市,“利剑2号”的执法网络覆盖了全产业链。

  违法行为高发的夜间时段也成为执法的重点时段。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至9月,由区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带队,组成5个专班,针对全区2家生猪屠宰场开展夜间明察暗访,开展“地毯式”突袭检查次数多达30余次,全面检查“瘦肉精”、非洲猪瘟检测情况;生猪进场、产品出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场区卫生消毒、肉品检验等制度落实情况;屠宰车间工人与官方兽医的操作流程是否规范;检查厂区是否存在视频监控盲点等。

  一手紧握执法“利剑”,一手派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宣传资料,这是顺德区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的工作常态。据统计,截至本月初,执法人员共检查屠宰企业、烧猪、烧腊场等场所共24家次,派发法律法规宣传资料50余份,查处屠宰案件1起。

  做好“加减法”,管出“放心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顺德区农业农村局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生猪屠宰行业改革精神,依照“依法设立、规范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市场机制、专业运营”的原则,全力推动屠宰行业改革,做“加减法”,从供应源头上严把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关。

  今年4月,顺德区通过采取“国资控股+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把全区6家生猪定点屠宰场核减至两家,组建成立一家管理总公司——佛山市顺德区顺为食品有限公司,两家新屠宰场——佛山市顺德区德为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德容食品有限公司两家新公司。

  同时,顺德把代宰制改为屠宰制,并由区农业农村局向两家屠宰场派驻官方兽医队伍,24小时对生猪入场、屠宰、冷链运输等各环节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管,严控肉品质量,确保为市民提供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还给出一组令人放心的数据——今年至今,顺德区农业农村局官方兽医共检疫进场生猪781315头,宰前“瘦肉精”残留检测抽检样本70165份,合格率实现了“三个100%”——盐酸克伦特罗项目抽检样本39066份,合格率100%;莱克多巴胺项目抽检样本15681份,合格率100%;沙丁胺醇项目抽检样本15419份,合格率100%。未来,顺德区屠宰企业还将延伸至生猪屠宰上下游产业,力争建成国内领先的现代化肉类综合加工中心。


作者:骆苏艳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