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顺德区库 > 新闻报道

顺德公安:调解成功率98% 群众满意度100%

创新“最多访一次”机制,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2020-08-03 10:42:49 来源:珠江商报

  前不久,北滘某工厂内,一名员工因操作不当导致触电身亡,“事出突然,我们从贵州赶来顺德,人生地不熟,多亏了警调中心的调解让问题在短时间内完美解决!”昨日,贵州人张先生手执锦旗赠予北滘警调中心,感谢该中心在一天之内解决了亡者家属与企业之间的赔偿纠纷。

  张先生用“非常满意”对北滘警调中心的工作作出评价,是“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化解在基层”的一种体现,也是顺德公安创新“最多访一次”新机制,构建警访调一体化对接联动模式以来的成果缩影。

  8月3日,顺德区公安局、区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区法院等部门联合召开新闻通报会,对“最多访一次”顺德样本工作情况及成效进行通报,并为全区首个社区警务调解室——北滘黄龙社区警务调解室揭牌。

  设立“四级信访”

  推动非警务类警情从“110”分离

  2019年11月以来,顺德区公安局创新“最多访一次”新机制,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四级信访工作架构,构建“治安调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相结合的警访调一体化对接联动模式,同时推动非警务类警情从“110”分离,切实为基层减负,打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顺德样本。

  “我们设立区公安局信访室、派出所访调中心、社区民警中队警调中心、社区警务调解室四级信访工作架构,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顺德区公安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周友根介绍,据统计,顺德区每年可调解纠纷类警情总量大,社区民警中队调解任务繁重。为有效缓解基层压力,基层所队将非警务类纠纷、适用于调解的涉警信访和特定治安、轻微刑事案件的民事责任事项,移送到调解中心进行调解,推动非警务类警情从“110”分离。

  作为“最多访一次”工作机制试点的北滘警调中心,把公安信访接待和矛盾化解工作延伸到基层所队、村(居)服务中心,提前介入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自今年3月25日挂牌运作以来,该中心共接待现场来访群众400余人次,受理各类案件纠纷127宗,调解成功率98%;处理网上咨询投诉538宗,群众满意度100%,试点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全区十个镇街派出所已陆续设置警调中心。警调中心除了警辅人员外,镇(街)综治部门聘请2名以上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专职调解员常驻警调中心,推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推行“最多访一次”新机制以来,区公安局信访总量环比下降38.1%,同比下降22.1%;信访积案化解105宗,同比提升400%。

  人民调解参与信访

  矛盾化解向社会力量延伸

  昨日,北滘镇黄龙社区警务调解室揭牌成立,这也是全区首个社区警务调解室。根据工作要求,社区警务调解室将联合村居服务中心,化解邻里纠纷、家庭暴力等简单的涉警矛盾纠纷。“很多矛盾纠纷都在村居基层,将调解工作前移至村居,有利于将矛盾化解在初始,上一级调解部门则有更多的精力处置更复杂的问题。”区依法治区办常务副主任叶翠青表示,今后全区将整合资源,分片区成立社区警务调解室,以点辐射周边村居开展纠纷调解。

  揭牌仪式后,记者前往北滘警调中心参观,在调解室内,顺德法院正通过运程视频对现场的一宗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进行司法确认。从以往来看,调解案情复杂或者涉及金额较大的案件,调解之后存在双方反悔或反复调解的情况。为避免这种情况,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的调解协议,通过司法确认程序,赋予法律效力,确保调解结果能落到实处。

  在“治安调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相结合的警访调一体化对接联动模式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引进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参与信访。第三方专职调解员大都具有丰富的调解经验,调解成功后,调解员还要继续跟进、监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避免案结不了、矛盾激化。

  与此同时,顺德还积极引入协会、商会、老乡、律师、乡贤、优秀党员等热心人士作为帮办员,建立帮办人员人才和专家库,利用行管、乡情、专业等社会优势资源,开展法治志愿服务,助推基层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今年6月,区公安局为21家商会、协会授牌并为47名帮办专员颁发聘任证书,真正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向联合社会力量延伸。

  案例

  十年心结  一朝化解

  2010年5月初,方女士在广州与麦某合作经营皮鞋生意。后来,麦某鞋厂运营出现问题,于2011年末倒闭,方某为追讨之前合作时利润分配,多次找过麦某但协商无果。由于当时方某怀孕及工作调动原因,与麦某失联。2020年初,方某得知麦某居住在顺德北滘,双方见面后就利润分配问题多次协商仍无果,遂向北滘警调中心求助。

  2020年4月8日下午,北滘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听取双方当事人对当时合作的陈述了解案情后,希望就利润分配意见能达成一致。方某认为10年来对其影响远超麦某提出的补偿金额,麦某表示方某提出的补偿金额过高,自己不能接受。当事人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4月9日下午,针对分歧,调解员和警调中心的民警对双方分别进行疏导,谈经历、谈家庭、谈将来,重新让双方提高认识。一方面继续加强对方某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也跟麦某提出适当可行的方案。最终双方同意麦某支付方某2万元人民币,并签订调解协议。当方某收到对方的微信转账后哽咽不已,激动地对调解员说:“这份补偿我等了十年,非常感谢你们,终于帮我解开了这个10年的心结。”


作者:谢意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