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步推进“八大工程”,努力让乡村美起来、绿起来、富起来。
如何走好禅城“乡村振兴”之路,在禅城区“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他们表示,禅城“乡村振兴”要打好“组合拳”,既美肌肤又壮筋骨,从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多方面发力,让乡村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打造新时代的禅城美丽乡村。
产业“存量”升级引入“增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按照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我们将结合本村实际,努力推动陶博东区和花鸟鱼虫街‘文创园’等项目的招商,尽快实现产出,为村集体经济提供‘新引擎’。”区人大代表、吉利村党委书记关锦长在人大分组审议时谈到,“好的产业必须要有好的配套,我们将配全配强陶博东区各项基础设施,包括智能化小区建设等。”
区政协委员、南庄镇南庄村党委书记罗永祖也谈到,南庄村会继续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兴村之要,既注重“存量”升级,也要在“增量”上下功夫。“在‘存量’上,我们会聚焦中国陶瓷总部基地的‘续租’升级,由此前的‘土地出租’升级为‘物业租赁’,完成后可在现有一年1700万元的租金收入基础上翻一番。”罗永祖表示,“同时,我们会腾出高质量产业空间,主动承接香港、广州等地溢出的优质产业资源。”
区人大代表、石湾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吉江鸿表示,石湾镇街道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要抓手。吉江鸿举例说,鄱阳众创小镇项目,计划将原鄱阳村不锈钢工业园改造成产业面积不低于2万平方米、设计建造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主要吸引文化创意及科技创新等新兴产业的工业区改造项目。项目分两期进行,目前已进入区重点项目库。其中,一期旧改部分已有36家企业进驻办公,可租面积17000平方米,已出租面积7742.83平方米;二期工程正进行报建手续。
而石湾古镇文创园项目分为三期,目前一期已建成,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充足,将以佛山国际创客中心为核心,对接国际顶尖陶瓷科技研发以及品牌、创意、营销新趋势,引领产业园区4.0时代。
区人大代表、紫南村党委副书记潘笑颜提到了“人才振兴”的概念,她表示,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紫南村注重培养后备干部,引进党建指导员,吸引本村的优秀企业家和职业能手回村安家立业;加强村组治安管理,安装安全门闸,提供生活配套设施,吸引在外地居住的村民回村。“回村的企业家把先进的发展理念带回村里,帮助村委制定规划,推进规划实施,引导村民就业、创业,对村组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潘笑颜说。
水清岸美乡村即“景点”
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对标城市社区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重点治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老旧社区的“脏乱差”问题;要实施村居管网“血脉畅通”工程;要从凝练乡土特色、弘扬乡土文化、挖掘乡村记忆入手,把紫南村等建成旅游特色村,为“粤美乡村”增添光彩。
对此,潘笑颜表示,紫南村接下来将着力在生态环境和产业转型方面下功夫,持续建设污水管网、交通枢纽站和人行道,打造美丽、安全、便捷的村居环境。目前紫南村下属15个自然村都铺设了地下污水管网,完成率为100%。
南庄村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注重环境升级改造与人文景观的建设,目前已规划投入8300多万元用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改造水网、绿网、管网。罗永祖介绍,全村已铺设总长41.3公里的污水管网,基本实现村居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并对整个村31.6公里长的自来水管升级改造,使村民饮上干净水;同时清理了3.1公里的环村涌,打造出水清岸美的亲水空间。
区人大代表、龙津村党委书记冯耀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继续把龙津村创新实施的“乡村即景点”环境重塑战略推向纵深,全力打造好“一带一心一轴两片三区九景”。同时,进一步完善好全村的路灯、绿化等配套设施,前期是大“建”,后期就要侧重“管”,建管结合才能固化成果。
区人大代表、祖庙街道东升村党委书记黄东强则认为,实施生态振兴,要对村里原有的老旧房屋进行改造升级。祖庙街道下辖的村,大部分都是城中村,有很多楼房和厂房,如果要拆建成公园,难度比较大。“下阶段我们会找专业人士规划如何改造现有的旧房屋,让它们重新焕发新活力。”黄东强说。
乡村振兴要塑形也要“铸魂”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仅仅通过“塑形”把村庄扮靓还不够,还要通过推动乡村文化发展,为乡村振兴“铸魂”。
潘笑颜表示,紫南村一直注重“文化振兴”。从2016年开始打造“仁善紫南”品牌,建设家训馆、佛山好人馆、紫南村史馆、文体艺术中心等大众文化场馆;还打造出迎新年长跑、三八妇女节知识竞赛、美德人物评选等品牌活动;在每个村小组都建设了主题文化公园,丰富村民的精神和娱乐生活,通过文化兴村、强村、立村。
而南庄村则通过整合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为根基,以旅游为载体,重点实施“罗园水乡”项目,打造探花游船码头、探花书院、探花园、探花文化中心等景点,辐射整个南庄村,做强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真正让全村变靓。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才能凝聚发展动力,形成发展合力。”冯耀泉表示,龙津村接下来将继续围绕《龙津古训》,开展“和美家庭”评选等活动,真正将古训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龙津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高地提供文化内动力。
“一村一策”精准招商
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出实招、动真格推动村级工业园整治,到2020年完成1.82平方公里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帮助引入一批绿色低碳高端的产业项目,“新瓶装新酒”打造示范园区,有效带动一批村级工业园主动提升。
吉江鸿说,石湾镇街道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力度。对纳入改造提升的村级工业园区,统一完善土地、规划、环保、安全、消防等相关手续,强化现有企业日常监管。严格新增企业准入机制,杜绝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进驻。
同时,将积极推动2个农村工业园示范性项目建设工作,对小块(小于2公顷)村级物业地块,积极推动连片开发,对可以收储的地块,积极开展收储工作。
吉江鸿表示,石湾镇街道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精准开发力度,结合村集体的特色产业、文化风貌以及本身意愿和发展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开发项目推介,做到“一村一策”,实现精确定位、精准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