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空与敲凿,线条与装饰,用纸的语言给人与艺术感受……5月20日,禅城区文化馆与佛山市第二十五小学主办的“迎六一·童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生剪纸作品展开幕,近百幅优秀剪纸作品展现出该校多年推广剪纸特色项目的显著成果。
本次展览围绕“巧手剪风采,童心颂党恩”为主题,展示佛山二十五小课堂、社团、剪纸文创、童剪铜乐师生铜凿四方面成果,参展作品近百幅,均出自学校少先队员之手。记者在现场看到,作品涵盖了抗疫、节粮、扫墓等紧扣生活的主题,也有不少体现了粤剧、武术等具有佛山传统文化元素。多幅作品在“一纸一剪”中融入童心童趣,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赏。
佛山剪纸历史悠久,是佛山市第一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之一。据佛山市二十五小学校长叶明华介绍,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该校从2002年起开始探索剪纸教学。“经过近20年传承发展,二十五小剪纸项目已成为佛山特色教育的一个亮点。”叶明华说道。
除了较为常见的用纸制作的剪纸作品,记者还在现场看到了剔透雅致的铜凿剪纸作品。据了解,铜凿剪纸属于佛山剪纸中别具特色的一个品种,敲凿技术难度更大,制作时间更长。原来,在剪纸教学的深厚基础上,近年来,佛山二十五小引进了佛山剪纸市级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并率先全区开启铜凿技艺在学生中传承的尝试。
当天,该校学生现场展示铜凿技艺,只见他们熟练地在铜箔上用小钢凿,辅以木槌敲凿小钢凿,一下一下地敲凿出点点的小圆珠,慢慢地,圆珠连成线条,再由线条构成图案。别具匠心,让参观人员叹为观止。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二十五小的少先队员用富有创意、灵动传神的作品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和祝福,特别有意义。”广东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永才表示,二十五小二十年来坚持剪纸育人探索,致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小小剪纸中国情,剪出人间万象春’。”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关宏表示,希望在佛山二十五小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能让佛山剪纸在创新性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