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自然资源局获评
2020年行政服务最佳口碑单位
12月25日,由佛山日报社主办的2020年度佛山口碑榜发榜盛典隆重举行。49家单位及15个服务案例分享年度最佳口碑荣誉。活动现场同时发布《2020佛山政务服务评估报告》,把脉佛山政务服务创新发展,为提升佛山政务服务效能与水平提供专业权威意见。其中,佛山市自然资源局获“行政服务最佳口碑单位”!
优化审批流程,助力惠企便民。佛山市自然资源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规划许可审批和不动产登记业务水平。
化繁为简,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按下快进键,使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市自然资源局根据印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同步办理工作指引(试行)》,深度整合审批环节、简化申报材料,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两项行政许可合并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行政许可,并与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同步办理,将办理时限大幅压缩到10个工作日以内。
政府部门仅用不到1小时,就出具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目前,全市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用地规划到工程建设许可环节的审批时限控制在25个工作日内。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用地规划到工程建设许可,按项目分类压缩审批时限,其中,一般工业项目控制在15个工作日以内,小型工业项目控制在17个工作日以内,其他项目控制在25个工作日以内,带方案出让用地项目控制在1个工作日以内。
在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市自然资源局通过发起“一次征询”,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来稳定设计方案,实行多部门联审,由此减少部门之间的意见冲突和多次反复,将“企业跑”变成“政府跑”,提升办事企业的便利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过去市民在房产买卖过程中要跑三个部门、三个窗口、提交三套资料才能完成交易、缴税、登记业务。为了让群众少跑腿,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国家税务总局佛山市税务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2019年12月13日正式上线不动产登记“一窗通办”系统。在政务服务大厅或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制定“一窗通办”服务事项的申请清单,统一受理,一次性收件和录入,将原有单项、串联办理的业务改为并联、批量办理,自动分发申请资料到登记、交易和税务部门进行审批,审批信息共享互通,提升审批效率,压缩办理时间。今年3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关于新建商品房网签环节上传签字盖章页的通知》,在新建商品房网签环节增加上传签字盖章页的要求,使“一窗通办”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在禅城区智慧新城服务中心,企业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工作人员引导企业办理审批流程相关业务。(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除了上线不动产登记“一窗通办”系统,市自然资源局在提升不动产登记审批效率上还做了不少优化。去年10月,市自然资源局全新出台《佛山市不动产登记办事指南》,将原不动产办理事项128项(包含情形230项),合并简化为55项(包含情形135项)。在此基础上,今年4月,市自然资源局委托第三方服务公司审查各区不动产登记业务种类构成,包括各类登记业务的收件资料要求、主办部门、办理时限、审核层级,以及与登记相关的配套制度、审批指引、文件依据和各区历史遗留问题的种类等,通过整理不动产登记业务处理规则、审核要求和相关配套文件,积极研究制定最新版《佛山市不动产登记业务操作指引》,同时更新《佛山市不动产登记办事指南》,细化了不动产登记的工作经验,从登记依据、登记类型、登记流程等方面规范不动产登记行为,并明确了各种不动产权利登记的受理查验和审核要点,进一步提高不动产登记审批效率。
市自然资源局积极落实《佛山市不动产登记能力和服务水平“再提升”工作方案》,通过夯实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基础,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从各方面不断深挖压缩时限的办法,2020年5月底实现了将业务办理需求量大、具有普惠性的登记事项(约占全部业务受理量的80%)再提速,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
为保障疫情期间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不受影响,市自然资源局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工作措施,合理地组织安排工作人员办理相关业务,调整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模式。市自然资源局通过佛山市不动产登记网上申报系统,帮助企业和市民开展网上申报不动产登记工作,实现企业申报不动产登记“零跑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期间,市自然资源局通过与市邮政管理局协调,将不动产登记结果领取方式从“当面领”改为“邮政领”,减少市民出行次数。对于需要现场房产测绘的登记业务,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通过电话逐一联系申请人预约时间推迟实施。涉及实地查看的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采取“容缺后补”的方式办理,由申请人书面承诺并提交建筑物现场图片,减少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查看次数。
市自然资源局还推出“应急预约”服务,开辟应急线路。针对个人一手房和二手房转移登记这类日常性且量大业务,编制了《佛山市一手和二手房网上确权登记申办流程》,并完善个人一手和二手房网上申办系统模块,各区分局正稳步推进上述业务的上线工作,方便个人办证。
在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结速度越来越快的同时,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窗口也变得越来越多,离群众越来越近。市自然资源局充分运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模式推动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不动产登记服务提质增效,提升市民和企业的满意度。佛山不动产登记“网厅”自运行以来不断优化升级,在开展“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后,继续开创“不动产登记+开发企业服务”新模式,为金融机构、开发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业务办理渠道。截至目前,全市五区已开通19个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审批事项,签约开通258个金融机构和352个开发企业服务端口,本年度通过网上受理近15万宗不动产登记业务。
在建设“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的基础上,市自然资源局继续扩大服务范围,探索通过共享信息、资料互通、网上办理等手段,在行政服务中心开设供水、供电、供气、电视网络等业务的“一窗联办”功能,让市民和企业在申请不动产登记时还能一并办理日常生活所需的水、电、气、网等业务。10月26日,市自然资源局三水分局启动了不动产登记专厅,“只到一个窗、只交一次件”即可同时办理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以及水、电、气、电视等业务,这一新举措获得广大市民一致好评。
市自然资源局还努力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网上办理方式,开拓“全网办”创新模式。在尝试抵押人为个人办理抵押登记和预告预抵(批量)“全网办”的基础上,今年3月,市自然资源局上线了新增抵押人为企业的抵押登记和预告预抵(单件)“全网办”业务。
在“不动产+金融+开发商服务”方面,市自然资源局携手金融机构及房地产开发企业,设立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窗口,通过政银企协作,整合各方资源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为签约单位提供线上自动预审、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业务办理号预约、在线缴费等服务。签约金融机构可在网上办理抵押登记、预抵+预告组合登记、抵押注销登记等业务,签约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在网上办理个人新购商品房转移登记+房屋预抵押转现房抵押登记等业务,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不动产登记申请窗口。市民只需进入金融机构或开发企业的“一扇门”,即可在申请贷款或签订买卖合同的同时,递交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的资料,无需再在行政部门间跑动,享受“不见面审批”“零跑动办理”的新登记体验。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合作,既解决政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又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