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火龙果采收的季节。走进湛江市徐闻县海安镇文部村的火龙果生产基地里,一颗颗鲜红的火龙果像灯笼一样挂在仙人掌状的枝条上,每天都有数位贫困户熟练地摘果。
“今年文部村的火龙果长势喜人,产量较往年增加不少,目前来看销售也很不错。”佛山驻文部村第一书记王羽强说,在佛山精准帮扶下,文部村集体收入近年来节节攀升,全部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他们的日子就像丰收的火龙果一样,越过越红火。
文部村火龙果种植基地
落实民生保障,商业意外险覆盖全部贫困户
“王书记,我已适应了高中生活,学习成绩也不错,感谢您给了我一次重返校园的机会。”从学校放暑假回到家后,小华(化名)便迫不及待地与王羽强分享在校的生活。
小华是村中贫困户祝叔的女儿,曾经的她是一位让父母、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少女”。
2018年,王羽强从祝叔口中得知,正在念初三的小华因不满老师的批评教育,一气之下离家外出深圳打工。
“孩子还有两个月就参加中考,中途辍学可怎么办?”看着祝叔一脸焦急,王羽强找到学校老师了解情况。原来,由于正处于叛逆期,加上小华在学校受部分同学排挤,自尊心强的她,在校期间便经常与校外不良青年来往。
“小华离家出走除了有自身的原因之外,外部环境对她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为此,王羽强多次与学校校长进行沟通,希望校方正视小华被排挤的问题,给予她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同时一边积极联络小华,劝说她重返校园。
“想要改变家庭和个人的命运,读书的最好的出路。你上学是免费的,还有国家补助,更应该抓紧学习的机会。你才16岁,没有一技之长,怎么在社会立足呢?”听着王羽强在电话那头苦口婆心的劝解,小华重燃读书改变命运的希望。两周后,小华从深圳返乡,回到校园念书,并在当年参加中考、顺利入读高中。
文部村还积极落实民生保障政策。为了防止已脱贫的贫困户因病返贫, 在佛山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文部村121户、509名贫困人员全部购买了商业意外险。
王羽强(左)与贫困户交谈,了解其生活情况。
今年,村中贫困户高叔12岁的儿子与同伴在海边游泳,不慎溺水身亡。王羽强和顺德区对口帮扶徐闻县工作组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为高叔家争取理赔。最终,高叔一家获得了10万元赔付,为他们丧子之痛后的艰难生活增添一份保障。
牵手龙头企业,为贫困户带来增收机会
文部村共有贫困户509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484人。开展对口帮扶以来,文部村用活用好扶贫项目资金,积极发挥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作用,促进本村产业快速发展。
文部村里,不少村民家中都围起小规模鸡舍,村民会定期给鸡投喂饲料。这是村中大力发展的“一村一品”养鸡产业项目。
“考虑到村民有养殖经验、饲养周期较短,文部村便利用25万元顺德帮扶资金,成立合作社,与徐闻县海安畜牧有限公司合作,由合作社统一给有意饲养的贫困户发放20羽鸡苗,鸡苗成熟后公司以保底价回收。”王羽强介绍,看似简单的养鸡项目,刚起步时也遭遇了瓶颈。
最初,一些贫困户家出现了鸡苗患病死亡的情况。王羽强连忙找来合作企业,为村中贫困户提供养殖培训,同时安排企业技术人员免费上门提供药物、注射疫苗等。
眼见养鸡项目稍有起色,王羽强意识到,“一刀切”地给贫困户发放数额相等的鸡苗,难以形成带动效应。2019年,王羽强与村干部通过实地考察各户养殖情况,从中挑选出养殖效果较好的3位贫困户,每户发放50~100羽鸡苗,助力其做大做强,其他的贫困户发放20羽,通过“养殖大户+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带动文部村贫困户脱贫增收。目前,全村共有76户贫困户加入到养鸡项目中,养殖出来的肉鸡销售到湛江市内的酒楼饭店里。
文部村下辖新桥自然村还联同徐闻县青果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300亩的火龙果产业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建成首期50亩果场。基地由青果公司提供销售和技术支持,同时聘请3位贫困户进场参与施肥、除草、摘果等日常工作。
“火龙果采摘周期超过半年,一年采摘次数有11~13次,能为村中带来持续收益。”文部村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祝成胜说,村中每一批火龙果上市后都供不应求,优先聘请进场务工的贫困户每天工资还有100多元,实现了就近就业。
文部村火龙果种植基地。
改善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村民幸福感
查看项目选址、跟进资金使用、联系施工单位…… 王羽强最近都在为文部村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忙前忙后。“公园选址已经确定,预计下个月就有施工单位进场开工。”站在项目选址地,王羽强介绍着公园建成后的图景,“园内将建设两个羽毛球场、一个篮球场,还会购置一批健身器材,11月完工后村民休闲娱乐又有好去处。”
村容村貌日渐提升的文部村。
在佛山对口帮扶单位的帮扶下,文部村持续开展村中人居环境、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改造。
目前,文部村已修建了8个垃圾池,修建了一座100吨25米高水塔,完成村中集中供水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活饮水质量;村中还陆续开展了道路亮化、村道硬底化等工程,村容村貌持续提升。
焕然一新的文部村党群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