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将向广大企业家公布中国针纺黄金大道规划,并成立张槎针织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针纺黄金大道将规划打造成集针纺装备、展贸市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研发孵化等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中心,传达出张槎努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伸针织产业形态宽度的决心。
今天下午,张槎街道第四届龙舟赛将在汾江河上开锣,15条村47支队伍将同场竞速,在展示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的同时,也将凸显张槎人的“精气神”。
事实上,投资推介会与龙舟赛同一天举办,已经成为张槎街道每年6月的固定动作和特色。借靠着一个华南创谷、23个主题园区、600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张槎重点发展并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大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时尚针织业五大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具有张槎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也在尝试探索打造“创客之城”的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在紧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张槎注重以推广龙舟、醒狮、太极、书法等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改善民风,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将促进张槎产城人融合发展。
中国针纺黄金大道打造六大基地
作为中国针织产业的“桥头堡”,张槎目前拥有10多个针织产业工业园区,针织企业4125家,是国内最大的针织面料生产基地和流通基地,年产针织布130万吨,占国内生产总量及交易量的1/5。
这些看似显赫的数字,和几年前比较已降幅不少。和众多专业镇一样,张槎针织业面临着企业大量外迁、生产成本增加、环保压力增大、市场饱和等瓶颈。在佛山大推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下,张槎不断延伸针织产业形态宽度,推动产业往高端发展,并利用信息化推进产业升级。
抱团参加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建设全国首个针织产业博物馆、撰写《针尖上的张槎》企业家传记、召开中国针织行业论坛、打造中国针织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去年张槎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无疑是在经济形势总体下滑的大环境下,政府给企业家带来的一支“强心剂”,“张槎针织”也以80亿元的品牌估值被国家质检局批准为区域品牌。
如今,张槎又开始计划打造一条6公里长的中国针纺黄金大道,进一步提升张槎针织的影响力,向产业链的价值高端转型。今天,张槎针织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将揭牌成立,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如意集团等行业、企业、院校将签约进驻中国纺织黄金大道。
据悉,中国针纺黄金大道位于张槎针织企业集聚的塱沙路上,距离佛山机场仅10分钟车程,在广佛、广三、广肇高速公路、佛山一环的环绕之中,距广州新白云机场、广州南站、广州南沙港均在1小时车程之内。随着禅城进入“双铁时代”,黄金大道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彰显。
按照规划,中国针纺黄金大道拥有中国针纺产业创意基地、中国针纺展贸博览区、中国针纺“互联网+”基地、中国针纺智造基地、中国针纺物流基地、东成立亿产业园等六大基地。目前储备约3000亩土地用于发展针织服装产业,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了发展空间。
近期,中国针纺黄金大道将推出针纺纱线和面料交易园、时尚展览中心、T恤衫创意研发中心、时尚设计孵化中心等4大招商项目。通过针织园区的建设引导产业上楼,同时丰富产业链条,把针纺装备、展贸市场、电子商务、面料、纱线、产业园区、研发孵化等完整产业链引入,促进产业集约发展,形成全链条产业中心。
华南创谷助力张槎打造“创客之城”
如果说中国针纺黄金大道是张槎将打造的带状经济产业带,那么张槎辖区已建设的23个主题园区则是以点带面布下的经济产业圈。
在智慧新城,中交集团、广东广电、格力电器等一批产业高端企业总部在张槎落户,发展营销、采购、物流、财务结算、研发设计、人才培训等高端产业环节。大气的建筑风格、高端的产业定位、周边优质的环境配套,使得智慧新城成为佛山新地标。
在佛山新媒体产业园,约250家企业和创业团队,在这里挥洒激情追逐梦想,成为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
今年3月底,一个升级版的主题园区——华南创谷正式揭牌,在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的发展基础上,全力打造42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基地,为企业提供从孵化到发展壮大所需要的空间和服务。此外,华南创谷还配置了人才公寓、风情食街、星级酒店、电影院等生活配套设施,成为一个集工作、生活、休闲、娱乐四位一体的主题园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创新创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张槎与禅城区镇联动共建华南创谷,探索打造“创客之城”,跨界整合多方资源,重点孵化电源类、高端装备类、生命健康类、互联网类等具有创新性的中小企业,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目前,华南创谷已经引进了包括阿里巴巴聚商盟、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佛山企业挂牌孵化基地、佛山创客中心、张槎企业服务中心、华映资本、和骞投资、洛克盈信资本、富泽资本、启赋资本以及广东鸭梨科技、梵莎奇家居等41个项目和企业进驻。
作为区镇重点打造的项目,禅城区政府和张槎街道办共同设立“华南创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按照5:5的比例共投入1千万元,连续三年扶持符合华南创谷产业定位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等科技型、创新性企业,以及优秀创业团队、有意上市的企业和项目等。
在华南创谷可以享受优越的地理优势、平台支持、资本金融服务、专项政策扶持、行业协会借脑综合服务,让进驻的广东鸭梨新媒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金军充满信心,他表示,随着产业的集聚,企业资源得到共享,华南创谷有望打造成佛山的“中关村”。
张槎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张槎正与杭州盛世方舟团队谈孵化器合作,争取在华南创谷总部大楼启动一个18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实现资本与孵化器结合。
气垫船亮相龙舟赛张槎产业瞄准国家战略
张槎街道第四届龙舟赛将在今天下午举行,夸克科技有限公司的气垫船表演将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这也是张槎首次在龙舟赛上除彩龙、舞狮外的非文化类节目。
夸克科技有限公司是张槎引入的一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专注于生产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水陆两栖轻型气垫船,拥有独创的全球领先的单涵道矢量推进技术,采用先进的航空发动机配置,使产品能在各种平坦地形、冰面、滩涂、沼泽及水面均可高速行驶。
在推进传统针织产业焕发新形态的同时,张槎不断做强新兴产业,目前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大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时尚针织业五大产业集群。
2015年,张槎辖区工业总产值达1187亿元,挤身佛山千亿大镇,占禅城区工业总产值的45%。其中,五大产业总产值1123.67亿元,占辖区工业总产值的95%,在各大产业产值中,张槎高端装备制造业占禅城区的77%,电子信息业占禅城区的53%,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佛山包括张槎过去的产业是围绕‘家’展开的,在居住、生活相关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安泉表示,如今,张槎要从“家”逐步转向“国”,即与国家战略相呼应,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寻找切入点,加快张槎产业升级。
除了夸克外,张槎还引进了世界装备制造巨头安德里茨、荷兰CSI、大健康产业代表企业达安基因等战略新兴企业,以及中国航天产业研究院、佛山华南电气安全技术研究院、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等研究院和协会,形成产业大脑的聚集地。
可喜的是,在加强新兴产业发展的氛围下,张槎的企业正在不断崭露头角。以本土企业柏克新能电源公司为例,其自主研发的应急电源,能把紧急状况下电源的切换速度降低到1.8毫秒,刷新了行业速度,产品被大量应用于亚运场馆、广州小蛮腰和国内50%的高铁线上。
借龙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
今天下午1:30,“龙舟竞发情义张槎”2016年张槎街道“东成立亿”第四届龙舟赛将在欧洲工业园C区汾江河上朗段开锣。今年比赛项目为男、女12人龙舟380米直道赛,共有47支队伍参赛,创历史新高。
张槎扒龙舟的习俗可追溯到400多年前,那时张槎水路交错,西北两江泥沙冲积渐成平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槎曾组织各村草艇进行竞速比赛,激发各村参与龙舟活动的热情。
旧时张槎村落扒龙舟,以大江冯氏、罗氏的彩龙,莲塘、村尾的竞速龙最有名气。张槎龙舟协会会长黎耀英表示,以往张槎村落龙舟多数以五人龙为主,龙身短悍、速度快,然而在竞速比赛中的可观性不如“大龙”。
从2013年开始,张槎街道办组织各村开展龙舟比赛,每村各购买了一条龙舟。2014年开始至今,每年举办12人制龙舟赛,并采用目前国家最高水平的赛道和规则进行比赛,表演性质更浓,比赛更加规范,团结协助要求更高,成为各村村民、企业家、港澳乡亲相聚的重要时机。
投资推介会与龙舟赛同一天举办,已经成为张槎街道的特色。龙舟文化也成为张槎打响城市品牌战、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