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政府印发实施《佛山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出“三步走”战略安排,蹄疾步稳推动佛山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将佛山打造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标杆城市之一。据悉,佛山为广东省内率先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地级市。
4月22日下午,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对方案的起草背景、总体考虑及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2019年,佛山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广东第三座万亿GDP城市,面临发展新形势新机遇挑战,走好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万亿元大关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破题的关键。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的城市,《方案》精准定位锚定“数字经济+佛山制造”的新目标,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主线,着力探索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相融合、数字经济改造制造业、数字经济引领制造业、数字经济提升制造业的新路径。
《方案》以“三步走”战略,提纲挈领绘就佛山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蓝图,将以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战场,致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标杆城市,推动佛山数字经济实现由“跟跑”向“并跑”和部分领域“领跑”转变。
《方案》设定了涵盖总体规模、新型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生态等5个方面16个指标的目标体系,分别明确到2022年、2025年、2035年的目标任务,其中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到2035年将达到2万亿左右。
《方案》立足佛山发展基础、经济结构、要素禀赋,重点突出部署五大方面任务举措。
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方案》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
加快推进千兆光网、5G网络、IPv6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动云计算基础设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全力推进重大科创载体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建设季华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加快突破积累具有佛山特色的数字化转型技术和标准体系。
到2025年,佛山将累计建成5G基站3万个、推动5G用户达到1000万、培育工业互联平台9家。
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
在对佛山数字产业摸清家底和把脉问诊的基础上,《方案》指出要加快发展集成电路、5G、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数据等基础支撑产业,集聚壮大电子元器件及模组、超高清显示、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汽车电子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布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网络安全等前沿新兴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培育发展5G产业方面上,佛山将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制定专项扶持计划,规划建设中国(佛山)电子通信产业园等主题园区,创建国家级、省级5G应用先行区和5G产业集聚区。
佛山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达到1500亿,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产值达到3600亿; 佛山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达到4000亿,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产值达到9300亿。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根据《方案》,佛山将通过广泛上云上平台、应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开展网络化个性化定制生产等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通过鼓励开展数字化流程再造、智能化转型、服务型制造等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实现数字化赋能,积极培育壮大一批两化融合贯标企业、鼓励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工厂、加快打造一批智慧产业园区,打造数字化引领示范。
将培育工业信息化应用示范项目80个,累计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3.2万台,通过重点扶持1500家企业,带动5万家企业实现“上云上平台”; 实现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工业企业广泛“上云上平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万亿元。 着力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生态
在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方面,《方案》提出,要大力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推动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异地可办”。预计到2025年,佛山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超过95%。
《方案》还指出,佛山将大力扶持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创业创造、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市场主体。通过积极搭建促进资源集聚和创新创业的平台载体,营造保护产权、支持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同时,通过从平台、制度、政策、服务多方面优化公共产品供给,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构筑佛山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态系统。
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方案》表示,佛山将统筹协调全市数字经济发展,以“一环创新圈”为纽带,以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佛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为核心,以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等特色数字经济发展园区为多个极点,构建形成“一环双核多极”发展格局。
在区域合作方面,佛山将以加快建设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为契机,主动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协同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集群、广佛新一代信息技术万亿级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数字经济开放发展水平。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佛山将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引导各区特色发展,深化数字领域国内外合作,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