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至昨日,禅城区政协组织社法委、港澳委委员开展为期两天的村级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调研活动。针对村级家综服务内容深化,委员建议提升社工服务专业性,打造个性化服务产品。
“开展哪些针对辖区居民需求的服务?”“安排多少社工驻点?”“区、镇对家综有什么帮助,村又有什么‘自选动作’?”每到一个家综,政协委员们均抛出一连串的提问。
南庄是本次调研的首站,南庄镇社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庄目前有4个家综,其中三个是村级家综,今年上半年总服务人数12677人次。
在石湾家综,委员们重点关注养老服务。区政协副主席杨中慧表示,家综免费向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开放,是否会满负荷?区政协专职常委陆应朝建议,村级家庭综合服务,应该结合各村的具体实际稳步推进,并从每年村的经济收入中提留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养老基金,确保长者的医疗及各项服务有保障。
对此,石湾家综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家综在未来将和不同的医疗机构合作,推广部分收费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家综与其监护人、家属沟通,自行安排人照顾老人,如若家属争议,先出钱安排好老人再调解争议。假如生活无法自理的话,无条件安排进入养老院。对于这种做法,区政协委员徐剑东表示赞赏。
实际上,每个镇街的家综均针对辖区特点,开展不同的服务,服务群体包括长者、青少年、家庭关系等。如张槎莲塘家综打造莲塘特有的龙舟文化节品牌;张槎海口家综结合世界宣明会在海口村实施的“小海星”计划,为村里妇儿提供安全、融合、发展服务;祖庙街道针对辖区60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20%的特殊情况,建成9家民办养老机构,共有养老床位1915张,入住率为81%,年服务居家老年人约80多万人次。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全区现有17个家综,4年来区财政共安排扶持资金1200万元,对每个家综中心片区一次性给予75万元的硬件建设资助;每年安排480万元,对每个家综中心最高补助30万元用于购买社工服务。家综已成为居民学习、成长、休闲的好去处。
与此同时,家综发展也遇到困难。调研中,多个村级家综反映因为财政支持定额、薪酬待遇低等原因,导致社工人才流动性大。龙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冯耀泉提到,龙津家综的社工“一年一换”,这对开展持续性服务、深化服务带来不利影响。他呼吁政府加大对家综的投入,并在项目评估环节简化程序,让社工不再为了评估文件的撰写而疲于奔命。
对此,区政协副主席罗振表示,通过这次调研了解村级家综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政协将积极向政府传达各家综、养老机构的心声。同时,他建议,各镇街各村应利用这些服务平台,针对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打造个性化服务产品,尤其是针对老人多开展特色服务,链接社会资源实现提升社会化养老水平。
据介绍,今年禅城将进一步完善家综中心建设规划,以1公里服务覆盖半径为基础,进一步指导有实际需求的村、居建设家综,实现禅城区家庭综合服务基本全覆盖。目前,南庄吉利村、人和社区计划在今年建成家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