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政协昨日召开十一届十九次主席会议,围绕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升级进行专题议政。市政协主席杨晓光、副市长赵海等出席会议。
今年6月~10月,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就“特色古村落活化升级”开展专题调研,在实地考察、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借鉴相关地区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昨日会上,佛山市政协专职常委米建军代表调研组作《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升级专题调研报告》。他指出,佛山市积极开展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工作,申报工作成绩比较突出。目前,佛山市共有4个中国传统村落,11个广东传统村落,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活化升级的基础工作也有序推进,并将特色古村落旅游资源、旅游项目的策划开发纳入全市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大框架,助推古村落发展。南海西樵镇、西樵松塘村、高明冼村已入选首批省级旅游名镇、村。
他指出,虽然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升级工作有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统一管理运转机制,村民保护意识薄弱等。”米建军说。
为此,调研组建议完善古村落保护制度,规划先行、法规先行,统筹协调、重点活化,树立活化升级成功案例,可加强与专门研究机构合作,做出相关详细规划。同时,注重传承地方传统文化,保护好古村落精神家园,加强引导、积极谋划,增强我市古村落的吸引力。
“具有旅游价值的古村落要深度挖掘其特色,但是不一定只是用作旅游开发,也可以做青少年教育基地。”杨晓光认为,《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升级专题调研报告》整体反映了前一阶段的工作,但不可能穷尽所有。接下来,市政协会多做回头看专题视察,为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升级工作献言献策。
赵海表示,在今后的古村落活化升级工作中,政府将从立法高度和制度层面形成保护开发体系,加大宣传推广,打造一村一品牌。
会上,市国土规划局、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调研组专家还就调研报告进行了现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