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新闻报道

筑千亿梦想造“佛山光城”

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与库卡中国、科力远等“联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激光产业集群,助力禅城产业转型升级

2019-03-01 20:50:25 来源:珠江时报

p45_b.jpg

  工作人员演示用智能激光清除设备清理铁板上的铁锈。



  当机器人制造的超级巨星和国内激光领域的先进研究院“联姻”,会产生怎么样的“化学反应”?这样一个真实场景正在禅城发生。昨日,在禅城区举行的高能激光应用推介暨特种光纤技术重大成果发布会上,中山大学国家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库卡中国、科力远等单位分别与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了“机器人+激光”“激光+混动汽车”强强联合的大幕。

  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库卡中国、科力远三家分别是激光、机器人制造、混合动力制造领域的先进代表,它们的联手,将为禅城乃至佛山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什么新的想象?


  技术领先

  激光领域的“隐形冠军”

  面对一块锈迹斑斑的钢板,工作人员举起清洗设备,一道激光扫射在钢板上,随着“吱吱吱”的声响,激光所到之处,铁锈纷纷脱落,瞬间呈现出钢板本质。更为神奇的是,工作人员直接将手放到钢板上,激光从手上扫过,钢板上的锈迹清除掉了,而人手却没有丝毫损伤,现场围观人员大呼神奇!

  惊险的画面还有:二十多厘米厚的钢板,高能激光一秒钟不到便能穿透,如钢刀切豆腐一般;随着工作人员的扳机扣动,无声无色无味中,40米外的“模特”身上的迷彩布突然着火;面对一个生锈的马达,不用拆卸,激光直接穿过器械表面清洗内部结构……

  拥有这些惊人技术的就是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的科研团队。

  以上述激光除锈但不伤手为例,在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执行院长、宝光新宇总经理李昊锦看来,这项技术目前来说可谓领先全国。当国内相关的科研院所还在实验室做技术论证的时候,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的团队已经先行一步做出了产品。国内有的科研院所给激光器配了8个激光头,用激光清洗不同的材质需要反复切换不同的激光头。而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生产的激光头更为智能,可以自动分析材料,无论钢是铁还是人手,只要一扫就可以智能区分材质并自动匹配光谱,因此能在清除铁锈的同时不伤及人手。


  让生产制造更绿色高效

  激光技术的含金量还体现在绿色环保、省时省力上。相比传统的方式,采用激光会更加绿色高效,几乎能做到零排放。

  以激光清洗为例,传统清洗工业多是利用化学药剂和机械方法进行清洗,但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规越来越严格、人们环保和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工业生产清洗中使用化学药剂来清洗的约束日益趋紧。而激光清洗则是“纯绿色”的清洗方法,具有无研磨、非接触、无热效应和适用于各种材质的物体、无污染等清洗特点,被认为是最可靠、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同时,激光清洗可以免拆洗,不会因人为拆卸清洗而对精密仪器造成破坏,还可以清洗人工难以清洗到的区域。激光清洗应用范围广,不但可以清洗有机的污染物,还可以清洗无机物等。

  激光清洗的清洁度高于化学清洗工艺,而且对于物体表面几乎无损害,还可以在金属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或金属熔融层,提高表面强度和耐腐蚀性。激光清除的废料可及时回收,对环境基本上不构成污染,还可以进行远距离操作,可有效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损害。

  此外,激光清洗还更加省时高效。据李昊锦介绍,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的团队曾经做过对比试验,在船上选一平方米面积钢板进行除锈,人工需要20多分钟,采用激光只需要3分钟。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的研发团队曾给大型的船艇做过清洗,同样一艘大型船艇采取传统的人工方式除锈需要耗时3个月,而采取激光除锈,达到同样的效果只需耗时3天。


  掌握光纤集成等核心技术

  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实力过硬缘于背后有一支高精尖的技术团队。据李昊锦介绍,研究院从海外引进了两支国际顶尖的高能激光技术团队和智能化激光清洗技术团队,同时联合国内多家重点高校组建了极具竞争力的本土激光技术专家队伍,现有科研人员总数近百人,其中博导2名、博士以上学历17名。研究院目前已经成功掌握了国产单纤万瓦级高功率光纤集成、特种多芯大容量通信光纤光缆生产等核心技术,整体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在昨日举行的高能激光应用推介暨特种光纤技术重大成果发布会上,李昊锦代表研究院技术团队对外发布:“我国首根单纤万瓦级高功率光纤技术获得突破并在实验室拉丝试制成功”,从而为下一步攻克国产100KW及以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之前,我国还不具备单纤3000W及以上有源光纤的研发技术和量产能力。


  将给佛山制造带来什么?

  为转型升级注入催化剂

  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在光学材料、光学元器件、高功率激光器及高能激光技术应用等领域拥有国内顶尖的研发团队和雄厚的核心技术实力,其产品已在工业以及民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李昊锦介绍,在工业制造和民用等多个领域,激光能广泛应用到标刻、清洗、探伤、熔覆、装备等领域。正因为激光有如此的特性,因此,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的到来,将给禅城乃至佛山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激光催化剂”。

  谈及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为何选择落户佛山禅城时,李昊锦表示,佛山市是一座以实体经济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激光作为一项先进技术,一定要放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佛山比其它地方更具试验区、试验点的优势,这是当初选择来佛山禅城的一大因素。

  李昊锦表示,研究院来禅城,是高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双方各取所需。技术需要放到实际制造中应用,在这里有广阔的用武之地,而制造要迈向智造,则需要高端核心技术。

  李昊锦说,没有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就难以突破瓶颈。比如国产的某些工业制造产品的质量不如进口的,这在于材料、工艺和技术等环节存在差距。激光可以帮助传统产业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效率、提高精度等,从而提高产品的优品率,让产品质量再上新台阶。

  举例来说,汽车制造中,汽车发动机清洗、焊接、打磨等都可以采用激光。汽车最后的一道工序是喷漆,激光有一个正向技术和逆向技术,正向技术是清除物体表面的附着物,将其剥离掉;逆向技术可以让金属表面磨砂化,磨砂化之后有利于油漆的附着。国外的汽车喷漆是不打粒子的,而是采用激光技术;而中国、东南亚等地目前的工艺是打上粒子再喷漆,部分油漆被粒子吸收了,亮度就不够,附着性也没那么好,容易掉漆。又比如飞机的马达叶片在使用久了之后可能存在细微的裂缝,不拆卸下来难以发觉,如果采用激光来探“伤”,不用拆卸就可以发现并进行熔覆修复。汽车如此,飞机、轮船亦如此,在工业制造和民用领域,激光将给未来的生产生活带来全新的改变。

  在李昊锦看来,此次库卡中国和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签约合作,是双方彼此需要。库卡中国生产的机器人从事大量切割焊接等工艺,需要提高生产率和作业质量,而这离不开激光;而研究院也需要库卡中国的机械臂,因为越来越多的岗位需要用到机器人,很多关键岗位和核心领域人工无法完成或者难以完成得很好,需要机械臂来执行。

  “库卡中国代表的是世界高科技落户佛山,科力远是国内混合动力领域的佼佼者,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是国内激光领域的前沿代表,此次三者牵手合作,代表佛山本土企业的强强联手。”李昊锦说。

  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发展平台,整合激光领域的上下游产业资源,在禅城、佛山形成产业集聚。研究院拥有核心激光技术,处于产业链上游,将吸引下游做标刻、3D打印、切割、焊接的所有相关企业朝产业园聚集,形成产业集群。


  带给产业发展更大的内驱力

  昨日,与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签约的还有中山大学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国家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孙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合作,主要体现在无人驾驶和无人平台方面。其中,基础研究、数据空间的构建,包括数字空间的构建,就是由实验室来负责完成的。

  “大家知道激光雷达、激光测距、激光通讯这些技术如果在无人的环境里面,包括传感器的这种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孙伟表示,在未来,首先会在禅城做一个数据空间,在数据空间里面,采集各种各样的地理信息数据,形成一个立体的坐标空间。那么,这个空间里面便具有了包括激光在内采集到的所有位置信息。

  除此以外,实验室将会结合禅城一门式、综合云平台等一些信息平台,将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融合,使激光技术能够依托于大数据的技术,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内驱力。

  孙伟认为,实验室的一些研究成果与激光产业进行联合创新,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实验室跟产业之间的联合非常重要,实验室能替产业抓住一些重要的需求点,然后解决他们的一些困难。同时,也能让实验室的一些核心技术得以转化,从而得到市场的认可。

  孙伟透露,实验室将于4月份落成,实验室研究员达到30人左右,都是高层次的博士以上的人才。


  未来规划

  打造年产值达千亿的“佛山光城”

  围绕激光产业的发展,佛山禅城正全力创建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佛山光城)。产业园将由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销售平台和制造平台(含光纤光缆、半导体芯片、高功率激光器、激光装备等产品)三大部分组成,吸引激光产业的产、学、研、投全链条在禅城集聚发展。

  销售平台已于2018年6月1日在禅城区完成工商注册、正式落户,选址佛山高新区科技产业园A座18楼,一期面积约1200㎡,已于2018年7月装修完毕并开业,目前运营状况良好。

  而作为项目的“大脑”,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将承担产业园的整体技术研发平台的工作。研究院总投资5亿元,预计3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其中2019年一期总投资2.5亿元,目前已选址佛山高新区科技产业园G栋、H栋,共约18000㎡,目前已完成场地规划并制定建设计划,并于今年2月19日开始进行场地装修;计划3月底完成第一条激光智能清洗设备生产线的建设;今年12月研究院一期将整体投入使用。

  而制造平台(产业园)将全面承接销售平台激光技术应用产品的生产制造工作。目前制造平台一期已选定张槎华南科技装备(军民融合)产业园,共约200亩。张槎华南科技装备(军民融合)产业园已启动地质勘探工作,预计2020年上半年建设完成。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分三期投资建设,预计五年内建成投产,其中一期总投资16.5亿元,二期总投资36.5亿元、三期总投资47亿元,产业园整体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千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3年内产值达100亿元(含激光装备销售,下同),纳税不低于3亿元;5年内产值达200亿元,纳税不低于10亿元;8年内产值达300亿元,纳税30亿元;12年内总产值达1000亿元,纳税100亿元。



作者:刘宏波 陈心如 罗艳梅 方婷 刘玉超 穆纪武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