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新闻报道

为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 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作出南海贡献

南海区代表团热议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02-05 21:23:21 来源:珠江时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佛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是: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发展蓝图已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在昨日分组审议中,南海区代表团的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谈感受,为南海更好地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建言献策。

  “过去五年取得的辉煌成绩是一个一个脚印干出来的,今后五年,还要奋力拼搏,开足马力继续干,干出新的成绩。”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对佛山未来充满无限期待,南海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抓手,聚焦改革、聚焦创新、聚焦产业发展、聚焦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民生短板、聚焦干部队伍建设,为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作出更大贡献。

  以实验区建设为抓手重塑产业、农业、生态空间

  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我一直觉得,改革是南海的魂,佛山、南海的发展就是改革的成果,如果不继续深化改革,我们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子。”在分组审议环节,闫昊波谈到,对于南海而言,改革就是要抓好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重点抓好土地空间重塑和再造,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空间重塑的再造,关键是要做好产业空间再造、农业空间再造和生态空间重塑再造。闫昊波强调,在实验区建设过程中,南海必须做到“三增加一减少”,即增加制造业产业用地、增加农业用地、增加生态空间,同时尽最大努力在村级工业园整合过程中减少房地产用地。

  产业空间再造,就是要解决区内土地碎片化和低效利用问题,形成现代化的集聚区性产业园区。

  在农业生产空间再造方面,南海将加快筹建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在东、中、西部重点打造三大示范基地,带动形成一批规模连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生态空间对于南海尤其重要,没有生态空间的重塑和再造,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就不能成功。”闫昊波表示。根据工作安排,在生态空间重塑方面,南海将加快打造12个万亩千亩公园;以西部生态示范带建设,重点围绕西江、北江做好“水文章”,打造产业与生态、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典范。

  市人大代表、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表示,区委提出了加快构建“一轴一核两带”城市空间格局,围绕这个空间格局,南海将高标准高水平推进“七湖两湾一站一园”重点区域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磁聚力,为镇街特色产业发展筑巢引凤。

  加大稳商招商力度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南海的根,民营经济是南海的本,南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聚焦实体经济。”闫昊波表示,南海要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使民营经济像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不断成长。

  在推动企业做强做大方面,南海将深入实施“十百千”工业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形成梯次成长、“星月相辉”的企业群格局;以更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制造业隐形冠军集群。

  闫昊波表示,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南海还将加大头部企业、龙头项目引进力度,确保实现“双百”目标;顺应新一轮产业变革潮流,不断完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新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链条,努力打造未来支柱产业。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稳商,也要招商,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市人大代表、广东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总裁关润淡建议,南海要坚持把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摆在首要位置,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开放型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更好地发展。

  “看到报告中提出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我们感到很兴奋。”市人大代表、广东文灿压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杰雄表示,佛山、南海将制造业发展作为未来5年发展重点,作为扎根南海的制造业企业的一员,深受鼓舞。

  实施鲲鹏人才计划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今年的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要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优化提升创新生态系统。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要聚焦创新,聚焦第一动力、第一资源,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支持人才来南海创新创业。”闫昊波表示,南海将以“南海鲲鹏人才计划”以及系列科技创新政策为抓手,大力推进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系列创新平台建设。同时支持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留住人才,助力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是南海传统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代表企业。“我们的工厂正在进行智能化改造,大部分生产流程都不需要人力,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在市人大代表、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锐斌看来,制造业生命力非常顽强,该企业就通过新材料的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引入,新产品的开发,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市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2020年,南海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为广东唯一。

  “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其实与南海‘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相吻合,南海除了制造业,也需要有服务业的支撑与配合。”顾耀辉表示,近年来,南海在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领域以及科创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手笔投入,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严守耕地红线,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南海要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空间重塑再造。”闫昊波表示,南海需要理清城市与乡村的边界,提升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接下来,南海区镇两级财政将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对于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异,不少人大代表都深有感触。“近年来,南海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越来越好。里水很多农村社区都有文化室,但是硬件设备不齐全,许多街坊会都是一室多用。”市人大代表、佛山市南海区里水电信分局助理工程师何洁华建议,可以在活动室增加健身器材,方便街坊们就近健身。

  “狮山的城区将来会更有品位、更有吸引力,同时必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在南海区狮山镇镇长黄伟明看来,狮山提出要推进全域城乡融合,这是建设城市狮山的需求,也是实现人居环境和提升产业地位的需求。

  “乡村文旅迎来了前所未有机遇,乡村发展要跟上佛山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市人大代表、南海区里水镇金旗峰社区党委书记叶锦铭表示,南海应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实施乡村建设五大“美丽行动”,不断提升群众生活环境品质。


作者:柯凌娜 杨慧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