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新闻报道

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面开启实验区建设新征程

市人大代表、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做客“佛山+”两会视频直播间,畅谈南海2021年发展思路

2021-02-05 21:35:24 来源:珠江时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佛山的主战场之一,新的一年,市委、市政府赋予南海新的使命。面对机遇和挑战,南海如何保持战略定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昨日,佛山市人大代表、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做客“佛山+”两会视频直播间,就市政府工作报告谈体会,畅谈南海区2021年的发展思路,并热情回应网友关心的问题。

  “回顾过去,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面向未来,我们始终充满信心。”顾耀辉表示,2021年,南海将以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抓手,紧紧围绕“城乡悦民、产业富民、科技利民、文化润民、生态乐民、治理安民、保障惠民”工作主线,全面打造“品质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开创新时代南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焦点1

  全面开启实验区建设新征程

  继续坚持“一个提升、两大连片”总体思路

  顾耀辉:南海将按照“一个提升、两大连片”的总体思路,全面开启实验区建设新征程。

  2020年,南海全面吹响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冲锋号。自实验区建设启动以来,南海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促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比如,南海区划定了总面积244平方公里的城乡融合发展十大示范片区,145个重点项目和9条特色廊道建设正加快推进;已启动20个千亩连片产业社区、5个万亩连片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工作。

  “接下来,南海将按照‘一个提升、两大连片’的总体思路,全面开启实验区建设新征程。”顾耀辉介绍。

  所谓“一个提升”,就是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南海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发展方式经历了从低端粗放向高效集约的转变。但南海过去这种低端粗放的发展方式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带来了一定影响,如出现土地开发强度大,集体建设用地量大分散、效率低下,农村土地呈现碎片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人才、资本、科技等高端要素集聚,对南海高质量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我们要结合实验区建设,集中解决好这方面的一些问题。”顾耀辉说。

  所谓“两个连片”,指的是协同推进连片工业园区改造和连片乡村振兴。顾耀辉介绍,在连片乡村振兴方面,南海已经确定连片乡村改造重点建设村庄,启动一批示范村居建设,目前取得一定成效。

  在连片工业园区改造方面,南海前两年共完成6.2万亩的村级工业园土地整理和拆迁任务,今后两年,南海会继续加大力度,每年保持拆除整理土地3万亩的力度,以提高乡村振兴整体水平和城乡发展总体水平。

  此外,南海将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如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切实化解基层矛盾,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焦点2

  在高质量发展上体现“南海作为”

  力争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500家以上

  顾耀辉:南海将紧紧抓住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机遇,加快推进南海制造向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着力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为全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南海贡献。

  2020年,面对疫情带来的空前压力,南海的招商引资工作仍然保持良好态势,引进了虎牙全球研发总部、百事食品广东基地等一批龙头项目,其中,超10亿元项目12个,计划投资总额382亿元,同比增长45%,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崛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21年,南海将如何紧紧抓住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机遇,在现代产业经济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体现“南海作为”?

  顾耀辉表示,南海将重点抓好“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建设,充分发挥龙头项目带动效应,推动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具体包括加快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建设,力争5年聚合100家工业互联网领域生态企业;重点建设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大力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企业,力争3年内集聚15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佛山+深圳”合作示范标杆;规划建设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建川博物馆文博综合体,不断提升人文环境吸引力。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南海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两高四新”产业发展导向,聚焦“双百”目标,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谋划组建区投资促进中心,加快推动中兴新通讯、SK集团、东丽水处理膜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升级“腾云计划”,带动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500家以上;大力建设泛家居、建筑、有色金属三大产业园,不断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十百千”工业企业培育计划,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顾耀辉介绍,南海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全面提升三龙湾南海片区、佛高区南海园、广东金融高新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等重大平台功能,加快建设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同时,继续实施高企树标提质工程,启动“南海鲲鹏人才计划”,吸引五湖四海的人才在南海集聚。

  同时,南海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重点提高投资项目审批效能,鼓励支持镇街推广应用“模拟审批”“标准地”“评定分离”等创新举措,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焦点3

  打造文化导向型名城

  瞄准支柱产业加快构建大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顾耀辉:我们将坚持文化润民,树立“以文塑城、以文化人”导向,不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提高南海文化软实力,着力构建大文化格局,打造文化导向型名城。

  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深入实施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南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接下来,南海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大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断丰富公共文体服务供给,让更多文化元素成为消费需求。

  “我们将深入推进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建设,进一步明确东、中、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导向,推动形成东部‘文化+创意’、中部‘文化+商业’‘文化+科技’、西部‘文化+旅游’的大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把文化产业培育为支柱产业。”顾耀辉表示。

  南海还将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建设岭南文旅小镇、南国酒镇、三山电竞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载体,确保宋城·佛山千古情建成开业,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刚性需求。

  在公共文体服务供给方面,南海将加快“三大中心”“三大博物馆群”及有为馆建设,确保体育中心一期建成使用,推动建川博物馆文博综合体动工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体设施。

  同时,规划一批精品文旅路线,打造一批“岭南古韵·南海乡居”古村落旅游品牌;传承弘扬南海民俗文化,大力保护传承粤剧、南狮、烧番塔、生菜会等民俗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载体作用,深入实施高雅艺术进剧场、全民阅读、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等文体惠民工程……

  如何将文化元素转化为消费需求?顾耀辉介绍,南海将通过重点打造平洲玉器街、永安路等一批文化街区、擦亮“食在南海”美食品牌、加快发展夜间经济等举措,创造性地将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群众生活,推动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千灯湖灯光亮化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春节前将全面开放,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往参观。”顾耀辉在线向广大网友发出邀请。

  答网友问

  网友:南海新交通已启动车辆上线调试,请问具体开通时间确定了吗?关于票价、首末班车等更多的详细信息可以透露吗?

  顾耀辉:上线调试的目的就是验证车辆、信号、通讯、载客信息等系统功能是否达到设计和安全运营的要求。南海将继续做好南海新交通调试工作,分两段投入运营,第一段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开通试运行,另一段考虑与在建的佛山地铁2号线同步运营。

  票价方面,考虑到南海新交通服务水平与地铁相似,我们将参考广佛地铁线网票价政策研究制定新交通的票价。

  关于首末班车时间,考虑到南海新交通与地铁衔接,正常情况下会与地铁首末班车时间一致。在节假日等特殊时期,将根据客流和群众需要适时调整。

  网友:教育医疗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2021年,南海在教育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划?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何时正式启用?

  顾耀辉:在教育方面,今年南海计划投入21.4亿元对19所学校进行建设,其中安排19亿元对1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拟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24万个;拟安排2.4亿元对石门中学、南海中学、九江中学等9所区直学校进行改建扩建,拟新增学位800个。同时全力推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组建职业教育联盟,带动本土中职教育优化提升。“南海鲲鹏人才计划”每年将增加1亿元用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在医疗方面,2020年12月,我们启动了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搬迁工作,计划在今年6月完成第一批科室的搬迁,主要包括健康管理科和精神科;计划今年底完成所有科室的整体搬迁并全面启用。为进一步提升新院区医疗管理水平,我们也在谋划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建设特色专科。

  此外,南海今年还将重点做好全科医院建设,强化基层社区医院建设,更好地为南海人的健康服务。


作者:柯凌娜 杨慧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