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新闻报道

全面推行河长制 打响治水攻坚战

南海构建区、镇(街道)、村(居)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

2021-07-05 20:29:42 来源:珠江时报

  2017年6月30日,南海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暨水环境综合治理会议。会议提出,到2017年年底前,南海将在全区1195条内河涌、38个湖库中全面建立河长制,构建区、镇(街道)、村(居)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表示,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南海将强化统筹领导,构建长效机制,汇聚全社会力量,打一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全民攻坚战。

  所谓河长制,是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此前,南海区已出台《佛山市南海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对全区1195条河涌、31个水库、7个湖进行梳理,确定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担任西江干流区级河长,南海区区长顾耀辉担任北江干流区级河长,其他河涌也确定了具体人员担任相应河长。

  按照“河长领治、源头主治、系统整治、依法严治、社会共治”的原则,《方案》提出,“河长制”将执行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管理保护水域岸线、强化执法监管等7项主要任务。根据江河湖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决好全区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复杂水问题。

  另外,南海区还将建立河长制考核体系和奖励问责机制,结合不同河湖管理保护要求,实行差异化绩效评价考核,失职失责者将被严肃追责。

  《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全区要实现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城镇垃圾处理率为100%等12项目标,基本形成与率先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河湖水生态环境和水安全保障体系。

  如何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相关要求达成治理任务?南海建立了完善的“河长制”考核体系。

  根据考核方案,南海将结合不同河湖管理保护要求,实行差异化绩效评价考核。对于镇(街道)而言,“河长制”落实情况将作为镇(街道)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绩效考核、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考核项目;对于各级河长和相关负责人而言,“河长制”落实情况将作为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为积极响应群众对于优质环境的共同追求,《方案》还将社会监管纳入保障措施之中,包括通过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向社会公告河长名单,河湖概况、管护目标、水质现状等,及时发布河湖管理保护相关信息。

  黄志豪表示,南海要在全面实施河长制的基础上,以广佛跨界河流水质考核完全达标为目标,重点推进铁腕推动村级工业区环境整治,严格整治农业源,依法清理违规砂场、堆场、违章建筑物,落实截污管网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实现污水处理双达标,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任务,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区镇共建绿色工业集中处理中心等八项重点工作。

  随着河长制的全面推行,南海的治水模式将从“多部门负责”转向“首长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全面提升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平。

   


作者:程虹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