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新闻报道

品味禅城 文化惠民

2021-07-05 20:26:55 来源:珠江时报

  23个国内城市、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界、文化界等各界高朋跨界相聚南风古灶……连串的数字勾勒出“2017佛山(禅城)陶艺·建陶设计周暨陶瓷艺术周”的盛况。

  陶艺周只是禅城区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2017年,禅城区文化体育局通过完善顶层制度建设,强化设施建设,优化服务机制,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全省第一批8个示范区之一。此外,“2017首届佛山·禅城旅游文化周暨高铁经济带旅游博览会”等活动的成功举办,更是推动了禅城区文化、产业、旅游的融合发展。

  图书馆延伸到社区

  享受便利文化服务

  从家门口出发步行10分钟就可享受文化服务;用手机即可免费下载电子图书;平均每天至少3场文化活动;全区80%的村居(社区)设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细心的市民发现,现在可以更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每逢周末,家住禅城区后龙一街附近的林小姐都会带着7岁的女儿到铁军小学图书馆借书。“这里图书种类丰富,借书、阅读非常方便。”林小姐说。2017年4月,铁军小学图书馆开馆,是禅城区联合图书馆第14个成员馆,每逢周末都会迎来大批读者。

  据了解,2003年起,禅城区就着手建设国内首个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目前禅城区图书馆形成了1主馆、5分馆、16成员馆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并积极利用汽车图书馆进行流动服务,使服务延伸到基层社区、企业园区的每个角落。去年,禅城区成为全省首批图书馆总分馆制示范地区。

  打造系列品牌活动

  助力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整体的印象和评价,是城市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品牌文化活动能助力提升城市形象。

  禅城区以“2017首届佛山·禅城旅游文化周暨高铁经济带旅游博览会”为高潮,全年举办了佛山(禅城)岭南年俗欢乐节、行通济、三月三北帝诞、塔坡诞、粤剧华光诞、蔡李佛国际功夫赛等多种大型活动,对外宣传禅城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了众多游客来禅城观光。

  去年5月,首届佛山·禅城旅游文化周暨高铁经济带旅游博览会圆满举行。其中,重头戏是全国首个以高铁为主题的旅游博览会,活动联动沿线18个城市,通过“一馆一景一城”浓缩各个城市的旅游文化特色。活动期间,禅城区共接待游客58.72万人次,同比增长123.17%;旅游收入3.98亿元,同比增长135.50%。

  此外,禅城区还通过整合发掘资源、打造人才集聚平台等方式,全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2017佛山(禅城)陶艺·建陶设计周暨陶瓷艺术周举办期间,禅城区成立了佛山设计联合会和粤港澳大湾区设计联盟,打造设计人才聚焦洼地,为禅城区推动文化、产业、旅游的融合发展,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设计之都提供智力支撑。

  禅城区文化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举办陶艺周为突破口,培育打造设计之都,以各类文创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发展禅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助力禅城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

  强化顶层设计

  夯实发展基础

  强化顶层设计,才能夯实发展基础。为此,禅城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助力公共文化建设。

  2017年,禅城区制定了《“品味禅城”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佛山市旅游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规划》,修编完善《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佛山市禅城区文艺社团(队)扶持办法》《佛山市禅城区文艺精品资助办法》《佛山市禅城区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办法》《佛山市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动全区文化产业、旅游业、文艺团体、文艺创作、非遗保护传承多方面发展。

  踏入2018年,禅城区也将继往开来,再谱文化发展新篇。据悉,禅城将全力推进《“品味禅城”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创建全域旅游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

  


作者:洪晓诗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