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村居篮球队参赛率达96.64%,南海醒狮在被称为南狮界“世界杯”的“黄飞鸿杯”第十三届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暨水上双狮挑战赛上夺冠,南海龙舟在全运会、中华龙舟大赛上折桂……2017年,南海区文化体育局以“品牌南海”为战略部署,在做好各项体育项目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发展龙舟、舞狮、百村(居)篮球赛等特色体育项目,并不断推动体育资源下沉社区,打造南海体育品牌,带动全民运动健身。
赛事与文旅融合展示南海新形象
品牌由品质铸就。为进一步发展南海群众体育工作,提高全民健身服务水平,2017年,南海区文化体育局持续推动区、镇两级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全年共计134项。其中,以足球、篮球、自行车等群众基础好、参与难度小的运动项目为重点,引导全民健身,并举办了佛山50公里徒步、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南海区冠军足球锦标赛、新南海人羽毛球赛、新南海人自行车赛等赛事。其中,素有“南海NBA”之称的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甲、乙级篮球赛共吸引259支参赛队伍、3000多名运动员参与,村(居)篮球队参赛率高达96.64%,几乎实现全民参与,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推动美丽文明村居、幸福南海的全面建设。
在全区的群众体育运动全面开展的同时,南海积极敞开大门,欢迎世界各地的健儿加入南海的体育赛事中,如通过举办武术、龙舟、醒狮等品牌赛事,承办登山、台球、无线电测向、航海模型、健美操、体育舞蹈、定向越野等多项省级、国家级赛事,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健儿参加,可谓“高朋满座”。
“有朋自远方来”,南海自然要“一尽地主之谊”。为了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南海风貌,打造“体育+文化+旅游”名片,南海依托西樵山、千灯湖等著名景点的文旅资源,不仅在赛事中植入文旅元素,更将宣传从电视、报纸等传统的手段,延伸到新媒体、路演、飞艇、地铁车厢,再到宣传片登上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同时为各地比赛选手提供后勤、志愿者、医疗等服务,以优质服务获得海内外选手的肯定。
塑造武术品牌营造武术文化氛围
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集聚地和发祥地,而南海则是佛山武术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003年,南海被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授予“中国龙狮南海训练基地”称号,被誉为“中国龙狮之乡”。南海武术文化渊源深厚、一脉相传、名家辈出,孕育出黄飞鸿、叶问、林世荣等武术大师。
为贯彻落实《佛山市武术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南海区武术醒狮赛事贯穿全年,举办了2017全国龙狮大联动南海百狮迎新春醒狮大赛暨南海区首届传统狮锦标赛、“黄飞鸿杯”第十一届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暨水上双狮挑战赛等多项品牌赛事活动,营造良好的武术文化氛围。
同时,区文体局搭建交流展示平台,首次举办高规格论坛——2017岭南武术文化论坛,其规模、层次和影响力远高于往届,邀请国内4位德高望重的武术家围绕武术文化传承发展和商业运营等专题进行演讲,探索新历史条件下武术文化产业的目标和方向,推动武术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区文体局还建立了常态化武术展示平台——功夫角,以桂城千灯湖为主场,配合各镇街的艺术节、大型活动或传统文化活动、武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商业体等,每周举办一场“功夫角”,2017年全年举办了61场表演,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彩。这些活动促进武术对外交流合作,参加了澳门国际武术节和香港·佛山节,进一步深化与港澳的武术交流与合作。
创新赛事元素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2017年以来,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佛同城建设不断深化,两地联系更加紧密。为加强广佛两地市民交流,推动广佛同城向广佛同心发展,南海举办了广佛同城汇聚浔峰山·第三届广州户外运动节市民徒步日、2017年南海区“全民健身日”体育嘉年华系列活动暨广佛群众体育交流活动等多项活动,以市民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加速广佛两城全民健身工作的进程。
为给全民健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扶持文体旅游产业发展,2017年,区文体局搭建体育赛事合作平台,调动社会各界承办体育赛事活动的积极性,对社会组织举办大型活动、建立社团、场地建设等进行扶持,并举办全区体育赛事活动推介会,吸引社会力量注入体育赛事活动中,促进政企合作办赛。
与此同时,南海区体育资源进一步下沉至社区,优化布局。2017年,区文体局明确了通过新建或改造提升的方式完成九江下西社区新华体育公园、大沥曹边东南南公园、里水大步公园等10个社区体育公园的建设任务,目前已全部完成。同时,区文体局对市民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完成了对全区农村幼儿、学生、成年人及老年人1100人的测试,合格率达94.86%,并在各镇街开展共7期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业务素质,发挥社区体育骨干分子的积极作用,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各项体育资源扎根社区,对各项体育项目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2017年区文体局联合各镇街文化综合执法队对区内高危体育项目经营场所进行巡查,共巡查103间次,出动824人次,并召集经营场所的管理、监管、救生服务等人员,开展“2017年南海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安全培训班”,学习经营场所日常巡查内容、开放泳馆注意事项、安全管理经验等。
区文体局副局长游远荣表示,2018年,将继续挖掘南海传统项目赛事优势,积极打造以龙舟、醒狮、武术等传统强项的大型品牌赛事,并不断创新体育赛事元素,丰富赛事内涵,促进文化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
亮点
问鼎世界华人南狮王宝座
“哇,犀利!这么高都敢跳!”2017年10月,被称为南狮界“世界杯”的“黄飞鸿杯”第十三届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暨水上双狮挑战赛在南海西樵成功举办,南海西樵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问鼎新一届世界南狮王宝座。
当日的比赛现场,随着锣鼓声响起,各色狮子在陆地高桩上交叉步起跳,时而回首,俏皮地朝看台扭扭屁股,一步三跳站立倒向采青;时而利用高桩柱荡秋千,抖动着耳朵,伸出“前爪”作探路状,而后连跳八九支桩柱,转体在桩上倒立饮水,又倒退数步,发力跑跳采青,如履平地。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将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狮王争霸赛成为观赏度高的南海文化品牌竞赛项目。
“那天我也去看了,人很多,精彩刺激,特别是水上双狮对决时,对决双方狮队要先闯六大桩阵,然后跳上擂台上对打,将对手打落水中才算胜出,真的很吸引眼球。”谈起当日的赛事盛况,市民戴先生不吝赞美之词。
而这只是南海贯穿全年的醒狮赛事的其中一场。2017年,南海区举办了2017全国龙狮大联动南海百狮迎新春醒狮大赛暨南海区首届传统狮锦标赛、“黄飞鸿杯”第十一届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暨水上双狮挑战赛等多场大型醒狮挑战赛。
区文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醒狮武术已成为南海一大文旅产业。而每年举办的多场大型醒狮大赛,已成为南海的体育竞技品牌,这也是“体育+文化+旅游”的具体体现。
龙舟斩获国内多个大赛冠军
在醒狮比赛大放异彩的同时,南海龙舟也不甘示弱,在全国运动会、中华龙舟大赛等国内多个大赛上夺得冠军。
世界龙舟看中国,中国龙舟看佛山。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广东省女子龙舟队(以南海九江龙舟俱乐部为班底组建)成功包揽龙舟决赛500米、200米和100米项目标准龙和小龙的6枚金牌,实现全运会首届龙舟赛事的首次“大满贯”。
2017年中华龙舟大赛(南京·六合站)中,名门世家南海九江男子、女子龙舟队囊括职业男子组和女子组100米、200米和500米3个项目的第一名,实现了参加中华龙舟大赛6年来首次男、女大满贯。
夺得六合站大满贯后,九江龙舟队再接再厉,在2017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上斩获职业女子组总决赛冠军及年度总冠军,2018年11月,九江龙舟队女子组将代表中国参加亚洲龙舟锦标赛。
“在南海,观看龙舟比赛已成为我们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民徐先生坦言。百舟竞渡不仅吸引市民前来观赛,外地游客也蜂拥而至。人流量带动了南海的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各方面的消费,促使龙舟赛事从传统的民俗文化赛事逐渐演变为一项体育休闲产业,成为南海一个闪亮的品牌。
“南海NBA”掀全民健身热潮
如果说舞狮、龙舟比赛需要专业技术,那么篮球可以说是一项“老少咸宜”的运动项目。作为南海区全民健身体育品牌赛事,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甲、乙级篮球赛从2005年至今已连续举办13年,素有“南海NBA”的美誉,受到广泛关注。
2017年6月,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甲、乙级篮球赛拉开战幕,本届赛事为期近3个月,吸引259支参赛队伍、3000名多运动员参加,村(居)篮球队参赛率达96.64%,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去年,我们里水麻奢村篮球队也参加了,我就是其中一员!”市民陈先生说,参加篮球赛的初衷并非是赢得冠军,而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在比赛中与其他村居的运动员进行友好交流,广结朋友。
区文体局局长梁惠颜介绍,3个月的赛事,不仅极大满足市民对篮球运动的需求,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增强了市民对村居的归属感,形成团结向上、共同参与健身的良好氛围。“这将有力推动村居一级文体设施的自我完善,打造‘十分钟文体圈’,深化全民健身运动品牌建设,推动南海群众体育事业发展。”
数读
2017南海区群众体育工作
2017年区、镇两级全年共计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134项;
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甲、乙级篮球赛共吸引259支参赛队伍、3000名多运动员参与,村(居)篮球队参赛率高达96.64%;
南海现有拳种50多种,武术龙狮基地、俱乐部、武馆140多家,武术协会约10个,武术醒狮队110多支,习武人数超过6万人;
广东省女子龙舟队(以南海九江龙舟俱乐部为班底组建)成功包揽第十三届全运会龙舟决赛500米、200米和100米项目标准龙和小龙的6枚金牌,实现全运会首届龙舟赛事的首次“大满贯”;
佛山功夫角南海专场全年共举办61场武术表演;
南海区国民体质监测对全区农村幼儿、学生、成年人及老年人1100人进行测试,合格率达94.86%;
南海区体育类社团组织(含民办非企业单位)共12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共6502人;
开展南海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所巡查,共巡查103间次,出动824人次。
南海区新建或改造提升10个社区体育公园。